2023中国经济10大展望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今年,中国经济在上半年有望出现明显好转,全年GDP增速在5%以上。”新年伊始,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特邀专访,就2023年中国经济宏观大势予以深度前瞻,围绕经济怎么走、政策如何稳、内需怎么活、科技如何强、资产怎么配、风险如何防等多项热点议题,展开前沿性探讨。
谈及宏观经济趋向,何海峰指出,财政政策将适度提高赤字率以及公共部门负债率水平,支持重点领域发展并优化经济结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充分和精准地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纾困和支持。消费将迎上行,投资仍将维持高位,出口将继续承压,人民币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股债有望“齐飞”,权益性结构机会可能较多。房地产市场将迎来修复。
1
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何海峰表示,在防疫政策转段调整、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持续落地见效和2022年低基数的基础上,2023年经济在上半年有望出现明显好转,全年GDP增速在5%以上。
同时,我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内部仍然存在“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外部将面临全球经济增长衰退。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2023年经济工作要牢牢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的关键和重点。
“稳”主要体现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与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的具体要求相比,2023年对稳经济的要求更加紧迫,以“稳增长”“稳物价”作为对宏观经济的总体要求,以“稳就业”作为对民生工作的发力点。
“进”主要体现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面对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2023年经济运行对“质”和“量”的要求均有所提升,既要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又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推动经济运行回归合理区间。
2 高效支持实体 纾困重点领域
基于经济仍然面临三重压力的基本现实和疫情防控政策转变,何海峰认为,2023年的经济政策基调突出国内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这个定位,经济和金融管理部门协同发力稳增长。
“加力提效”、“精准有力”的财政、货币政策定位所释放出的经济信号,一方面在于财政政策需要在总量和结构上加力提效,适度提高赤字率以及公共部门负债率水平,更充分、高效地支持投资和消费,支持重点领域发展并优化经济结构。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将会从总量和结构两个层面,进一步充分和精准的服务实体经济,并充分运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加大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纾困和支持,如对房地产供需两端的进一步纾困,对内需的进一步支持。
为做好政策协同,配套政策要关注消费政策和产业政策。消费政策将提振消费摆在了优先位置,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支持房地产、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产业政策预计将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3 疫情短期冲击 削弱居民信心
疫情对社会生活和经济运行的制约正在逐步消退。“未来一段时间,疫情对经济的具体影响将主要体现在对劳动力供给的冲击和对居民信心的削弱两个方面。”何海峰强调。
一是防疫政策调整后,预计我国将出现一轮新增感染的高峰,短时间内大量人员确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物流、消费活动受阻,医疗资源紧张。从美国等国家防疫政策放松后的经验来看,大部分劳动力将在1至3个月内逐渐回归工作岗位,经济活动将在3至6个月内恢复正常。不过,新冠也会导致一部分人退出劳动力市场,使劳动供给出现一个永久性缺口,有可能造成经济潜在增长率的降低。
二是政策优化使防疫更加倾向于由个体来进行行为选择与决策。由于新冠病毒感染存在区域和人群不同轮次的传播特征,疫情的持续冲击将扩大经济运行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一部分风险偏好较低的居民将改变其消费行为,减少一些接触性集聚性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从总体层面会拉低社会消费总水平。
面对新问题新挑战,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将防疫政策的重心转向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另一方面把工作的重心重新落实到经济上来,财政税收加力、货币信贷有力,产业、科技、民生等政策协调,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效支撑,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推动经济整体好转。
4 地方财政加码 警惕外溢风险
落实“三稳”工作是2023年财政政策制定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何海峰预计,2023年财政支出力度将更大,压力也仍然较大。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率被动上行,地方面临较大还债压力,但地方政府加杠杆空间有限,预计2023年中央可能将会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当前各地政府都在抢抓经济,但在此过程中也需要警惕地方债务的外溢风险。地方债务可能的外溢风险既包括影响其他公共投资支出和必要项目建设,也可能会溢出至金融机构,引发金融体系风险,尤其是在偿债能力较弱的欠发达地区。
为了有效防范地方债务风险,需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遏增量、化存量,强监管、严追责,加大政府债务监管力度,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治理,保障重大项目融资需求,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继续依法盘活专项债结存限额,确保“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5 刺激消费重点 培育新型供给
“2023年特别是一季度后我国消费市场上行将是大概率事件。”何海峰分析称,从行业来看,餐饮、酒店、旅游、零售、物流、航空等大消费板块将首先迎来快速复苏,汽车消费也会随着整体消费复苏大势以及政策利好兑现实现反弹,广告、电影等传媒行业也将边际修复,新冠疫苗与特效药、医疗器械、线下诊疗服务等医药板块将实现中长期受益,养老、疗养服务产业也将出现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重振消费预期、着力扩大内需,首先,在疫情扩散冲击直接应对上,政府需要在提升重症救治能力、医疗资源储备、重点人群保护、家庭医生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科学部署;同时,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降低居民不敢消费、不便消费的心理预期。
其次,在具体消费政策制定实施上,需要在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重点领域尽快出台一系列强力、精准、落地的政策,着力改善居民收入结构性分化加剧的局面,引导消费增速平稳上行,例如加大消费券发放力度、加大中低收入人群补贴力度、支持汽车等消费信贷、全力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等,也要注重刺激政策向县域市场下沉。
此外,2023年下半年要关注消费复苏可能快于劳动力市场复苏带来的通胀压力,特别是服务业结构性通胀。需要着眼长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培育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型消费,以高质量供给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6 投资维持高位 产融统筹促进
2023年投资仍将维持高位。何海峰预计,主要依靠基建、制造业来拉动,但地产投资也会有所回升。基建投资或主要集中于加强区域间联通的交通类基建、事关国家安全的能源类基建以及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新基建等,而制造业投资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创新驱动战略下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预期2023年房地产投资将迎来复苏,也会对固定资产投资起到一定拉动作用。
从政策支持的角度而言,产业政策方面,一是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关系安全的领域加快补短板;二是要将产业升级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有机相结合,稳步推进地区间互联互通,加快构建统一大市场。
金融政策方面,要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科创金融产品,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引导更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着力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与此同时,也需要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之间的协同协调。
7 汇率均衡持稳 出口继续承压
2023年在国内“加力提效”“精准有力”的货币财政等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经济基本面有望复苏向好,叠加美联储加息放缓预期,相比2022年,人民币汇率面临的贬值压力将有所改善。与此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人民银行政策利率下行空间和外需对人民币汇率支撑的变动,预计2023年人民币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在全球需求减弱的大背景下,我国2023年出口将继续承压。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速调整,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有所加强。RCEP协定的签署和生效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确定性,有助于亚洲经济体进一步提升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也为我国巩固自身作为亚洲供应链中心的地位提供了有利条件。
目前,东盟仍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2年前11个月我国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15.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4%。在2023年美国和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大概率步入衰退的情况下,东盟或将成为拉动我国出口需求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针对2023年严峻的出口形势,我国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高标准实施RCEP,充分利用RCEP红利。
8 股债有望齐飞 权益机会较多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来看,2023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有望回升,随着疫情对经济造成不确定影响的逐步消退,经济将出现明显复苏,经济好,股市必然好。此外,从投资者情绪来看,无论是外资还是国内的机构投资者都对2023年A股市场较为乐观,债券市场亦然。因此,何海峰指出,2022年股债“双杀”的局面2023年大概率会变成股债“齐飞”。
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我国权益类资产经过2022年的回调,目前处于估值的历史低位,结构性机会较多,同样港股也存在较大上涨空间。另外,随着美联储加息步伐的放缓,美国经济大概率将会出现衰退,可以配置一些黄金资产进行风险对冲。
此外,养老金入市会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繁荣发展。环境与公司治理、ESG等非财务信息将会在个人养老金投资决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养老金投资将成为资本市场ESG责任投资的主要驱动力量。
9 地产迎来修复
兼并重组加快
2023年房地产市场将迎来修复。在何海峰看来,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房地产的恢复与回暖,将对经济整体性好转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有助于扩大内需,带动上下游产业恢复,以及有助于稳就业。
2023年房地产领域主要政策目标仍是防风险、保稳定,同时兼顾中长期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预计2023年房地产的供给端仍将是以稳定、不发生重大风险为底线,在政策支持下,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将得到修复,房企兼并重组将加快,行业集中度或有一定提高;同时房地产市场格局将得到优化,租赁住房市场将迎来较大发展,以实现向租购并举新模式的平稳转型。
从需求端而言,2023年房地产市场需求将缓慢回升,但回升幅度则需视政策力度而定。我们看到,近来陆续有一些二线城市放松了限贷限购等政策措施,未来一线城市的举措将对市场信心的修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需求端的金融支持政策有可能继续出台,也会刺激市场需求回升。当然也要看到,受三年疫情冲击,居民资产负债表恢复较慢,这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10 统筹安全考量
加快科创驱动
在二十大报告中,“安全”一词共出现了91次,而且首次将“国家安全”设置列为独立章节,对维护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韧性作出战略部署,何海峰分析称,这充分体现了党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判断和未来国家发展局势的统筹考量。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确保国家安全之间的合理平衡,重点突破口是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是打赢关键技术攻坚战的根基所在,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需要引导企业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加大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发挥好政府在基础研究中的组织引导作用。降低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的成本,做好产学研合作的组织者。二是发挥好央企国企的引领支撑作用。央企国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同时,也要与民营企业加大合作,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协同开展攻关,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三是发挥好知识产权制度保障作用。可通过将基础研究的科学发现、衍生性专利等纳入知识产权保护,增强提振企业的创新信心。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大家都在看
-
中国10大汽车集团洗牌,上汽集团18年的霸主地位正式拱手让人 提到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大家会想到哪一个?有人说是比亚迪,有人说是上汽集团,这些说法都没有错,只是大家参考的标准不一样而已。如果从总产量(包括自主品牌以及合资车)的角度来看,那么上汽集团已经连续18年位 ... 中国十大01-10
-
《何以中国》《里斯本丸沉没》……2024中国影响力十大纪录片发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日前,2024年度中国影响力十大纪录片系列推荐活动在吉林省吉林市举行,现场发布了2024年度影响力十大纪录片、十大纪录片提名作品,以及多个推选项目。此次活动由国 ... 中国十大01-09
-
中国最著名的10大名胜古迹,杭州西湖垫底,桂林山水进不了前五 10. 杭州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美,四季如画,无论是春天的苏堤春晓,夏天的曲院风荷,秋天的平湖秋月,还是冬天的断桥残雪,都让人流连忘返。它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杰作,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 ... 中国十大01-03
-
中国“10大名校”包括哪些大学!两省发布的文件框定范围 中国高校有数千所,国家又将其分成了很多类别,赋予不同的标签。很早以前叫重点大学和废话重点大学,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行了让中国高校高速发展的“985/211”工程战略,从此本科学校被分成了9 ... 中国十大01-03
-
2024中国十大科技新闻 文心复粒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供图航拍深中通道中山大桥。杜才良摄近日,由部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评选的2024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拉索”确认首个超级宇宙线源、世界首款类脑互补 ... 中国十大01-03
-
上海有哪些土特产?上海土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上海,这座充满魅力与繁华的东方明珠,不仅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风情万种的弄堂街巷,更孕育了无数令人垂涎欲滴的土特产。那你知道上海有哪些土特产?下面世界之最网小编就给各位介绍下上海土特产排行榜前十名,快 ... 中国十大01-03
-
福建特产有哪些土特产零食?福建十大必买特产零食 说到福建的特产零食,那可真是数不胜数,各有各的美味呀。那你知道福建特产有哪些土特产零食?下面世界之最网小编就给各位介绍下福建十大必买特产零食,快来了解一下吧。福建十大必买特产零食1、明溪肉脯干作为福建 ... 中国十大01-03
-
杭州十大必买零食:龙井茶糕上榜,临安山核桃居榜首 杭州,这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江南城市,不仅以其如画的西湖、古朴的街巷吸引着无数游客,更以其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让人流连忘返。那你知道杭州好吃的零食有哪些?下面世界之最网小编就给各位介绍下杭州十大必买零 ... 中国十大01-03
-
昆明十大必买零食:富民杨梅上榜,鲜花饼居第一 昆明市,这座被誉为“春城”的云南省会城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中部,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而物产丰富。那么,你知道昆明好吃的零食有哪些?下面世界之最网小编就给各位介绍下昆明十大 ... 中国十大01-03
-
中国十大岛排行榜 ❶台湾岛——35800平方公里位于台湾省,世界第39大岛。世界第四、亚洲第二高岛,玉山海拔3952米,为中国东部第一高峰。公元230年,吴帝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所著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 ... 中国十大01-01
相关文章
- 新华社评出2024年国内十大新闻(2)
- 西安小吃排行榜前10名,biangbiang 面排第一名
- 哈尔滨十大必买特产清单,哈尔滨红肠排第一位
- 新疆特产排行榜前十名,吐鲁番葡萄排第一名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4国内、国际十大新闻
- 中国10大超级工程,斩获多个世界之最,让西方羡慕,你知道几个?
- 新华社评出2024年国内十大新闻(1)
- 新华社评出2024年国内十大新闻
- 中国十大国粹,你了解多少?
- 重磅!2024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
- 一生必游国内10大景点
- 我国近代的十大民族英雄,个个顶天立地,谁是你心中的意难平
- 中国10大茶叶都有哪些?
- 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去过3个算合格,去过7个就是旅游达人了!
- 中国排名前十的专科学校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4年度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4年度国内、国际十大考古新闻
- 中国10大科技崛起,拜拜了,“老美”
- 我国10大国际航空枢纽格局已基本形成
- 中国十大特级战斗英雄一览表
热门阅读
-
中国睡过男人最多的十大女明星(图) 07-10
-
中国十大耽美肉文小说,看得让你受不了(男同请进) 07-11
-
中国十大恶心人物排行榜,中国最恶心的男人是谁 07-11
-
十大好看的文章 令人害羞的爱情 09-06
-
河北排名前十的城市:唐山第一名,石家庄居第二 04-16
-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十个省排名:福建第八,广东第一 04-23
-
来成都必买的十大特产,成都十大特产排行榜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