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2023年中国经济十大看点与机遇
前言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疫情冲击,中国经济迎难而进,稳中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经济形势作了科学研判,指出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较大压力,2023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在宏观政策、扩大消费、产业发展、国企改革、民营经济、对外开放、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如何更好把握中国经济走势?安永在今年两会首日为您盘点,2023年中国经济的十大看点与机遇。
看点1:2023年“稳”字仍是关键
2022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3%,经济总量达121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相较国际主要经济体增速较快[1]。
2023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宏观经济工作的总基调。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共促高质量发展:中国政府将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并用于更加有针对性的投资。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预计可达3.8万亿元人民币,尤其是增加对于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2]。政府也将进一步完善税费支持政策,通过减税降费措施促进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将加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有力支持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人民币,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93万亿元人民币[3]。
以内促外,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2023年,在扩大内需方面,着力点既要放在需求侧,也要改善供给结构。中国将持续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深入挖掘巨大消费市场潜力。同时,房地产调控将进一步松绑,促进投资措施将更加有力。平台整顿将转为鼓励健康发展,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将明显增大。在投资方面,政府会将资金更多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研发,从细分行业来看,新型电力系统、城际高铁轨交等代表的“新基建”投资增速会更快[4]。在继续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中国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国内国际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拓展出新机遇。
看点2:提振消费信心,全面创新提质,激发市场活力
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万亿元,同比下降0.2%[5]。总体来看,我国仍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依然明显。步入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和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拓展,消费市场逐步恢复。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安永认为,中国正着力从以下方面,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市场、实现提质扩容:
► 数字化赋能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消费者多层次、多样性的消费需求空间进一步打开,呈现出日益多元、深入细分的消费诉求,激活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经过数字化改造,催生出多种新的消费形态。
► 创新提质,升级消费产品和服务,打造品质国产品牌。我国居民消费向发展型、品质型消费优化升级。消费者也更趋理性和务实,品质产品和品质服务都将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国家设定目标“到2025年培育和发展一大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推动供给侧的高质量转型。
► 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充分挖掘消费下沉。绿色消费理念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发展,分层次、多样性绿色消费需求正在逐步形成。绿色低碳消费也将推动产业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看点3:绿色金融纵深发展,减污降碳协同推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突出了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2022年,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绿色金融相关的政策及标准相继出台,并已初步形成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以来平稳运行,碳交易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同时也释放出加快碳市场金融化建设的积极政策信号。
根据央行数据,2022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6]。截至2022三季度末,绿色债券存量规模1.26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位[7]。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又需要强化转型金融,有序推动高碳行业和经济活动的低碳转型。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将是未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质效的重点领域。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国绿色金融已经进入碳中和的绿色金融矩阵发展阶段,并呈现以下趋势:
绿色信贷向碳信贷聚焦
绿色债券碳中和化
ESG与碳中和主题融合
气候保险多样化发展
看点4:持续发挥基建投资“托底”作用,注重政策及资金提质增效
1. 2022年基础设施发展亮点:
2022年,为有效解决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国家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托底”作用,先后多次会议部署推动基建投资加码发力,3.65万亿的新增政府专项债和超过万亿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及政策性信贷额度的投放共同推动了基建投资提速。2022年全国基建投资同比增长约9.4%,为经济“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8]。
2. 2023年基础设施建设展望:
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提出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加快实施重大项目,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目标及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下,安永认为基础设施投资在2023年将持续在网络型、产业升级、城市、农业农村、国家安全五大领域发力,促进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以及信息、科技、新能源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高质量发展。同时,2023年将加大财政引导作用,提升市场主体功能,充分发挥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引导和撬动作用,通过谋划收益较好、带动作用强、能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的项目,实现财政资金的提质增效。
看点5:资本市场将持续回暖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根据安永观察和分析,2023年中国资本市场将呈现以下三大发展趋势:
► 全面注册制激发资本市场活力:2023年2月17日全面注册制施行,通过发行上市条件、审核注册程序、发行承销制度、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制度、监管执法和投资者保护五大方面的优化完善,全面激发资本市场新活力。预期2023年A股IPO企业数量增多,上市公司结构、投资者结构、估值体系也将发生积极变化。
► 国内经济稳步复苏提振资本市场信心:2023年伊始,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实施,全社会复工复产,居民消费意愿稳步提升;稳经济、促增长一揽子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深入落实,国内经济复苏预期不断加固。基本面向上带动国内资本市场投资信心逐步提振,资本市场将持续回暖。
► 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构筑资本市场主赛道: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2023年,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将是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赛道之一,科创板和创业板将成为A股IPO市场主力。
看点6:数字经济将进一步快速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增长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8%[9]。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日益明显。放眼2023年,数字经济将迎来进一步发展,将在政策体系的完善、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协同成长、国企数字化转型的落地、治理与安全体系的巩固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我们认为下述领域将成为2023年的发展焦点:
1. 产业数字化进一步加快落地建设: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将进入落地攻坚阶段,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继续推动农业、制造业、金融业等产业的转型与改革,实现科技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2. 数字产业化规模持续增长:在“数据二十条”政策引导下,大数据等数字产业将拥有更完善的治理体系、更良性的发展生态,实现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的迭代升级,并激发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
3. 持续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数据要素共享与流通的进程在不断加速,政府与企业在数据治理、数据合规、数据资产管理和隐私保护方面将面临更大挑战,也将是重要的配套建设领域。
看点7: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面对全球政治、经济、科技和气候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企业家积极应对,高瞻远瞩的企业正纷纷提前布局,通过投资未来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包括:
未来通信:前瞻布局拥有超大带宽和超高空间分辩能力,兼容匹配多种形态的新型移动终端和连接空、天、地、海乃至外太空和星际的全空间应用场景的通讯技术。
未来能源:锚定双碳目标,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重点技术方向包括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高效光伏发电材料、海上风电技术。由于储能技术对保障电网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开发规模化、经济型的储能解决方案是当前重点。
生命健康:聚焦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最前沿,打破人类认知的“盲区和无人区”,前瞻布局以生命科学突破为引领的新一代生命健康产业。
数字孪生:整合多技术、打造能够推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之间虚实交融、智能操控、感知交互的数字孪生产业。
看点8:巩固深化国企改革成果,以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
在2022这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国资国企改革实现了三项成效:一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二是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三是三项制度改革全面破冰破局,以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为核心的新型经营责任制基本建立。
在2023年,国有企业将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根据形势变化,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谋划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国企民企协同发展,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总结推广“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典型经验,打造更多基层改革样板和尖兵;加强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精准考核和刚性兑现;更大力度推动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落实落细;健全规范有序的收入分配机制,推动中长期激励扩面提质;进一步深化分类改革,更好发挥国有企业核心功能。
着眼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也是2023年国资国企的重点工作,将实施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组织系列对接活动,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推广应用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看点9:坚持推进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政策,“外循环”质量与水平齐升
2022年,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缘政治风险升级,但中国坚持推进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政策,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也取得了良好态势。
► 对外直接投资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部分地区和行业海外并购交易的活跃度也有所回升,绿色、数字等领域投资合作成为新增长点。
► 中国基建继续推进国际化发展,中企在东盟、中东欧和中东等地区实施的一大批标志性项目落地,不仅展现了中国企业在承包工程领域的技术及竞争优势,也切实拉动了多国的经济发展并惠及了当地民众。
► 中国外贸发展韧性凸显,出口新动能快速成长——太阳能与锂电池、电动汽车等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增速均超过60%,中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为14.7%,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10]。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近期与东盟、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这将扩大中国与这些“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投资、经贸等领域的合作。当前中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外部环境挑战重重,但“外循环”与“内循环”的相互促进作用仍将长期有效,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仍将是大势所趋。
看点10:自贸港建设加快推进,外向型经济释放强劲动能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推进,2022年,海南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36.8%,增速较全国快29.1个百分点[11],近五年实际使用外资超之前30年之和[12]。可以看到,海南自贸港经济外向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稳步提升。
2023年是推进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贸易格局快速调整,国际贸易强势反弹。安永认为,全岛封关后,海南外向型经济将实现进一步跨越式发展,具体表现为:
第一,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为特征的自贸港税收优惠政策全面落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海关监管模式创新实施,加工贸易发展动能深度释放,高关税高增值料件进口加工、保税维修与再制造、高价值消费品保税加工等领域高附加值加工贸易将快速突破;
第二,《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等“准入又准营”政策的有效施行,为高能级服务贸易发展注入强劲活力,推动国际金融、国际电信、国际文化、国际教育等领域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参考资料:
[1] 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xxgk/jd/sjjd2020/202301/t20230117_1892146.html
[2]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STV6M6O05199NPP.html
[3] 中国人民银行,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4790629/index.html
[4] 中研网,https://www.chinairn.com/news/20221223/140152342.shtml
[5] 国家统计局
[6] 中央政府网,http://www.gov.cn/shuju/2023-02/03/content_5739953.htm
[7] 光明网,https://m.gmw.cn/baijia/2023-01/03/36274469.html
[8] 第一财经,https://www.yicai.com/news/101653250.html
[9] 信通院
[10] 中国海关总署
[11] 21经济网,http://www.21jingji.com/article/20230120/herald/7800520fcb850c2e349790a48d322090.html
[12] 海南政府网,http://www.hainan.gov.cn:1500/hainan/2019lhzfgzbgnvdf/202301/692df40d3791419294623f2ecd1bcbae.shtml
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
大家都在看
-
中国十大珍稀动物:这些生物比大熊猫还珍贵 中国,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仅有大熊猫这样的明星物种,还有许多濒临灭绝、默默生存的生物。这些动物不仅是自然界的珍宝,更是中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环境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它们 ... 中国十大11-07
-
红遍大江南北的中国“十大笑星”现状,仅有4人健在,6人已去世 "人走了,笑声还在。"2018年,相声界经历了至暗时刻,两位代表人物常宝华和师胜杰相继离世,给无数相声迷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常宝华于昨日早晨因哮喘病离世,享年88岁。他是常氏相声的第二代传人,虽然留下的 ... 中国十大11-06
-
云南可以带走的十大特产,云南十大必买特产 云南省,这片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神秘土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民族文化,孕育了无数令人向往的特产。那你知道云南可以带走的十大特产有哪些呢?今天世界之最网小编为大家列出云南十大必买特产,让我们一起来 ... 中国十大11-06
-
中国十大民族,各个民族有多少人,你知道吗? 中国十大民族的人口数量情况如下:中国有 12.8 亿汉族人。1. 壮族 1957 万人。2. 维吾尔族 1177 万人。3. 回族 1137 万人。4. 苗族 7107 万人。5. 满族 1042 万人。6. 彝族 983 万人。7. 土家族 958 万人。8. 藏族 7 ... 中国十大11-05
-
最新一期十大热门手机榜单公布 小米登顶 国产占比过半 【CNMO科技消息】11月4日,CNMO观察到,知名外媒GSMArena发布了第44周的十大热门手机排行榜。此次排名中,三星Galaxy A55从榜首滑落至第三位,而小米15 Pro凭借其出色的表现成功登顶。小米15系列紧随其后的是一加13 ... 中国十大11-04
-
中国有哪些火山?盘点中国10大火山,你去过几处? 火山,总给人一种神秘又危险的感觉。岩浆在地壳下涌动,仿佛地球的心跳,一旦喷发,那就是毁天灭地的力量。但你知道吗,中国也有不少火山,而且很多都成了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它们有的沉睡了万年,有的依然在默默地 ... 中国十大11-03
-
中国十大旅游景点,哪个才是真正的文化瑰宝? 在中国众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中,**北京故宫**常被视为真正的文化瑰宝。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皇家宫殿的代表,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以下是对北京故宫的详细介绍:### 北京故宫的文化 ... 中国十大11-03
-
我国十大名茶,价格实惠品质极佳,你认为哪些最好喝呢? 到了秋冬季节,就是茶叶销售的旺季,空气干燥,多喝点茶好处非常多,而且茶叶含有茶多酚,对养生抗衰老都有好处,而且我国特产茶叶,各省几乎都有自己名茶,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经久不衰,以至于欧美国 ... 中国十大11-03
-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丨“千姿百态”百骏图数字作品限量发行 以科技为媒,展文化魅力,数字技术赋予传世名画全新表达。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灵境·人民艺术馆推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系列——“千姿百态”百骏图数字作品,于11月1日10时正式限量发行。灵境·人民艺术馆 ... 中国十大11-01
-
惊艳世界的中国十大国粹,你都知道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十大国粹,感受那份独特的文化魅力。1. 刺绣:针尖上的艺术刺绣,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手艺,已 ... 中国十大10-31
相关文章
- 中国面粉10大排行榜,你平时都用哪个面粉
- 中国“十大”著名包子
- 中国10个超强县 1.江苏江阴 2.江苏昆山
- 中国十大名湖,最后一个你绝对不知道?你去过几个呢?
- 中国10大顶尖医院: 1.北京协和医院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中国10大顶尖医院:1.北京协和医院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中国十大暗河,你都去过吗,里面到底有什么?
- 中国十大古镇 1. 浙江乌镇 2. 江苏周庄 3. 浙江西塘
- 中国综合实力十强城市
- 中国十大作家,你心目中的答案是谁!
- 盘点中国10个最高建筑:谁是你心目中的最强地标?
- 以下是比较公认的中国十大美食: 1. 北京烤鸭
- 旅游文学:中国的10大名山,知道几个?
- 国内十大暴雨事件发布,再度敲响“气候警钟”
- 中国十大科学家,你知道都有那些吗
- 中国最有名的十大面条
- 中国十大顶级巨星排行榜!排名是我个人意思
- 中国十大让人难以接受的食物 看你吃过几个
- 国内十大公认名牌大学,每一所都是实力和口碑俱佳
- 中国最珍稀的十大动物,你知道几个?
热门阅读
-
中国睡过男人最多的十大女明星(图) 07-10
-
中国十大耽美肉文小说,看得让你受不了(男同请进) 07-11
-
十大好看的文章 令人害羞的爱情 09-06
-
中国十大恶心人物排行榜,中国最恶心的男人是谁 07-11
-
河北排名前十的城市:唐山第一名,石家庄居第二 04-16
-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十个省排名:福建第八,广东第一 04-23
-
来成都必买的十大特产,成都十大特产排行榜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