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中共十大开完,毛主席宣布散会,周总理发现不对劲一句话解围

发布者:寒阴复晴 2023-4-12 13:50

1973年8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参加大会的有上千人,这次大会对新中国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

参会的人除了对这次大会期待很多,也在期待着毛主席会不会参会,许久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毛主席真的来了,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毛主席年事已高,走路的时候工作人员扶着,但是明显能看到他颤颤巍巍,甚至有点气喘吁吁,随后在紧挨着周总理坐了下来。

毛主席坐下后,全场一片安静,大家都在瞪着毛主席讲话,大概过了许久,毛主席用微弱的声音说:“大会开始。”

顿时全场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周总理笑着对毛主席说:“主席,您不讲几句?”

毛主席微笑地摇了摇头,此时的他早已力不从心,不能早想年轻的时候站在台上激情地讲话了,他轻轻抬抬手,示意周总理代替他说几句。

看到这样的一幕,在场的人都热泪盈眶,大家心里都难以言语,毛主席现在不仅仅是国家领袖,他更是全国人民的长辈。

在十大召开期间,毛主席全程没有登台讲话,只有周总理在作报告的还是,毛主席说了几声“对”“好”之类的词语。直到会议结束,毛主席才又说了一句:“今天大会结束,散会。”

据毛主席的护士长吴旭君回忆,当时周总理作报告不到一个小时,按照以往的惯例,都是领导人先走出会场后,大家再相继离去。

但今天,在一片的鼓掌欢呼声中,毛主席两只手使劲按着椅子的两边,用力地向下压,他想用手臂支撑着站起来,但是十分艰难。

吴旭君马上冲上前,搀扶着毛主席战战巍巍地站起来,同时把椅子往后挪一挪,腾出空间,即便是站起来,但毛主席因为身体原因,双腿在不停地颤抖。

周总理马上看出来毛主席很是吃力,周总理马上冲了上去,周总理搀扶着毛主席说:“主席,您先坐下吧,我来说。”

毛主席看了周总理一眼,会心地一笑,然后满意地重重地坐了下来。周总理转过身对大家说:“主席想看着大家散场。”

上千名人大代表缓缓从座位上起身,然后陆续朝着门口走去,但是大家一边走一边回头看毛主席,看到毛主席的样子,大家都默默地哭了,有的人直接停留在了原地,再也舍不得离开了。

这时候毛主席为了让大家放心,对着代表们说:“你们不走,我也不好走。”

一句话,全场又响起了震耳的掌声,大家又开始朝着门口走,即便是如此,大家还是一步三回头,回头看着毛主席。

几千名代表经过好久才慢慢散场,周总理就默默地站在毛主席身边,陪伴着毛主席,直到会场空荡荡了,毛主席才在工作人员搀扶下,缓缓站起来。

毛主席何尝不知,他不想再让群众失望,不想让大家知道自己生病了,他看着周总理会心一笑,周总理也点点头,两个世纪伟人是如此的惺惺相惜。

可是毛主席的身体一直很好,怎么突然病重呢?这一切,还要从1970年开始说起。

一场小感冒带来的疾病

俗话说,人过七十古来稀,进入六十年代后,毛主席就常常对子女说,自己老了,但是从照片上看,毛主席虽然年过七十,但依然精神抖擞,神采不减当年。

直到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后,毛主席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不仅经常咳嗽,而且睡眠质量也不好,如此反反复复,有时候还得卧床了。

毛主席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向来自信,红军时期曾得过疟疾,在没有找到西药前,硬是靠着坚强的意志挺过了难关。

女儿得了感冒,毛主席在信中也是用意志来告诫女儿,要坚强,用意志战胜病魔。

如今毛主席身体每况日下,医生建议毛主席做一次全面检查,至少拍一次x光片,但毛主席不愿意,医生又建议吃一点外宾送的人参提高抵抗力,但毛主席不相信那些花花草草,只同意吃点抗生素。

1971年快入冬的时候,北京异常寒冷,毛主席得了一场感冒,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是年纪偏大,一些其他病症接踵而来。

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病逝,陈毅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在本来的安排中,周总理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体,便没有让毛主席参加。

但就在追悼会即将召开前,毛主席思念战友,突然决定要去参加,张玉凤回忆说,那天毛主席临时决定的,只穿了一件睡衣,工作人员拿了一件大衣给毛主席外面穿上。

当时八宝山没有暖气,天气很冷,张茜见到毛主席来了,也说:“您怎么来了,这里很冷,您绕一遭就回吧。”但毛主席坚持要和陈毅元帅告别。

天气寒冷,加上毛主席的感冒,情绪上的悲喜交加,这给毛主席的病情埋下了隐患。

参加完追悼会不久,毛主席有一次突然休克,吓坏了众人,周总理得知后从西花厅赶来,下车时双腿一软,差点摔倒。

幸好有惊无险,最后经过抢救脱离了危险,毛主席笑着说:“没有事,我身体好着呢。”其实毛主席心里很明白,身体虽好,但抵不过年龄的增长。

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他们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相信人定胜天,中国共产党就是从无数的历练中走来的,毛主席坚信信心战胜病魔。

图丨张玉凤(左一)、毛主席、吴旭君、周福明

一次和吴旭君聊天,说起来了死亡这个沉重的字眼,吴旭君不让说,但毛主席却十分乐观,他说:“等我死了,就把我的骨灰扔在大海里吧。”

吴旭君说:“为什么要扔在大海里呢?”

毛主席回答:“我生前吃了很多鱼,你扔的时候就告诉鱼儿,说毛泽东生前吃了你们,今天你们也来吃他吧。”

吴旭君听完噗嗤笑了出来,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无限的悲伤,她又说:“主席您说什么呢,您长命百岁。”

毛主席放下书,叹息道:“他们都说毛主席万岁,可我不信这个,人总归都要死的,我死了,你记得到坟上多看看我。”

吴旭君和张玉凤听到这话,再也听不下去了,呜呜地哭了起来,他们看着此时的毛主席心中十分沉重。

病情的加重,让毛主席不得不把重要工作都交给周总理,尼克松访华期间,不管是会谈还是去长城,去南方视察,都是周总理全程陪同。

而毛主席正在接受着专家的治疗,他的身上插着各种管子,毛主席不喜欢,只要身体好转,他就拔掉,甚至让张玉凤劝说过很多次。

病情的好转,最热爱的是读书

1973年初,在进过几个疗程的治疗后,毛主席的病情慢慢好转,最起码是精神了不少,去年整个一年毛主席都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甚至很多重要文件都是周总理签的字。

这才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毛主席多想回到群众中间,然而在大会结束后,毛主席的双腿站不起来了,他也许很紧张,把大家看出来,幸亏有周总理解围。

吴旭君回忆,那天散会后,周总理搀扶着毛主席,走得很艰难,走了很久很久。

在大会前,周总理就问过毛主席,要不要参加这次会议,毛主席笑着点点头,给出了一个简短而不容置疑的答复:出席!

整个会议期间,门外的医护人员都在等着,生怕会发生什么特殊情况,吴旭君说:

那段时间,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又出现了反复,腿部逐渐使不上力,走路很是不稳,平时不是坐在沙发上,就是躺在床上,很少在地上走动。有时候,必须得行动的话,稍微走几步就累得气喘吁吁。

实际上那一年基辛格访华时,基辛格就和毛主席说过病情,毛主席握着基辛格的手说:“我们走几步吧,走几步,现在对我很困难。”

基辛格不是第一次来中国了,他说:“您的身体很好,比上次见您好多了。”

毛主席用手指着上面幽默地说:“看起来是这样,实际上是上帝给我下了请帖。”

在一边的周总理陪着笑了起来。

但毛主席的这句话真是让人心酸,这句话表现了毛主席多少的无奈呢,他的乐观主义精神,让人无限怀念。

晚年毛主席

时间来到是1974年,毛主席的眼睛出了问题,看书时眼神模糊,看不清楚了,医生经过检查,发现是白内障。

要想彻底解决,必须要做手术,如果是这样,那就意味着才一段时间内,毛主席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毛主席一生中生过大大小小的病,但是从来没有动过刀子,他排斥,但是眼睛真的看不见了,最后还是同意了做手术。

毛主席告诉张玉凤,他的眼睛看不见了,就让张玉凤来充当他的眼睛,给他念诗,读书读报。

图|张玉凤

从1974年到1975年,张玉凤担任了这个重要工作,每次有重要文件,都是张玉凤读给毛主席听,她回忆说:

毛主席习惯于卧床办公,为了他卧床阅览东西,特意给他配了三副眼镜,其中有两副眼镜只有一条腿。当老人家向左侧躺着看东西时,就戴没有左腿的眼镜。毛主席酷爱读书,患眼疾,对爱读书的老人来说,是很痛苦的。从那时起,我又承担起给主席读书、读文件的任务。

那天,毛主席突然让张玉凤拿来了《枯树赋》,这是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庾信晚年的作品,描写的是思乡之情。

毛主席博览群书,这里面的段落毛主席都会背,毛主席说:“你看着书,看我能不能给你背下来。”张玉凤惊讶,毛主席居然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

在《枯树赋》末尾有言: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细细读来,这何尝不是毛主席内心的真实写照呢。

为毛主席治病的医生叫唐由之,有一次毛主席问你叫什么。医生回答,我叫唐由之。

毛主席笑着说:“那你爸爸一定是个读书人,他读了鲁迅的诗句。”

唐由之不解,毛主席又说:“鲁迅写过一首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原来这是鲁迅的《悼杨铨》就这样,毛主席居然轻松地背诵下来了鲁迅的诗,让唐由之大为震惊。毛主席还亲手写了下来,送给了唐由之,这成为了唐由之珍贵的纪念品。

不久,毛主席的眼睛治好了,当医生为他摘取纱布的那一刻,毛主席最想办的事情就是读书,他的床头,他的卧室,可以看到的地方全部都是书。

毛主席生前坐的沙发

然而,时间无情,周总理病重了。

秘书一次次来报告,说周总理忘我地工作,病倒了,而且癌症扩散。毛主席得知后,把一个坐得很舒服的沙发托人送过去。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病逝,秘书给毛主席汇报这个消息时,毛主席表情木然,此前他一直听说周总理病重,甚至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有着一定的思想准备。

然而,当给他读讣告的时候,毛主席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83岁高龄的他嚎啕大哭。

身体的衰老,加上战友的离去,毛主席整日都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中,7月6日,朱德总司令也离开了人世,真是命运弄人。

还没有过半个月,唐山发生了大地震,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对唐山人民深深地担忧,马上把华国锋叫到身边说:

“一定要安排好灾区人民的生活,一定要安排好灾区人民的生活,一定要安排好灾区人民的生活。”

当时,主席的病情已经陷入了紧急状态,他吃饭需要工作人员喂,看书也艰难地微微睁眼,严重时要用鼻饲,所谓鼻饲就是把一根橡皮管子从鼻孔插进去直达食道,用橡皮管子往里进灌流食。尽管如此,他还是会询问唐山的情况。

最后的告别

1976年9月8日,对于张玉凤和孟锦云等工作人员来说,这一天是最让人难忘的一天。

毛主席醒来就要求要读书,他撑着身体,让张玉凤把书放在他面前,他读一读,或者把文件拿过来。

0时0分,体温36.9摄氏度……阅读14秒。

0时50分,阅读15秒。

5时10分,阅读7秒。

……

14时35分,阅读23秒。

16时37分,阅读30秒。(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看文件)

这是一份9月8日的一份护理日记,从中可以看出,当天毛主席一直在不停地读书,尽管身体还装有很多导线图,他也不放弃读书。

或许对于我们来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再去读书,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毛主席面对死神,波澜不惊,泰然自若,这种精神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

晚上,毛主席身体突然不适,孟锦云俯下身体,毛主席说:“叫医生来。”等到工作人员喊来医生后,毛主席已经轻轻地闭上了眼睛。

经过抢救,一直到9月9日零点10分,这位伟大的领袖最后还是离开了我们,享年83岁。

黑夜降临,却也挡不住月亮的光辉。

他传奇的一生,就这样落下了帷幕,他的身影,他的精神,将会永远停留在后人的心中。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