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灵台】一个世界之最,三个全国之最,两个全省之最

发布者:火狐媚影 2024-1-11 12:18

一个世界之最:世界上最早的复合陶瓦

桥村遗址位于西屯镇北庄村桥村社,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系统调查发现分布总面积约600万平方米,是泾河流域的一处龙山时代中心性聚落址。经钻探在黄土台塬顶部发现建筑夯土的线索,在这些建筑的附近发现了成组的玉器和大量的陶瓦。瓦件遗存集中发现在台地东南边缘的壕沟。碳十四测年显示陶瓦的绝对年代集中在公元前2400—2200年,属于龙山文化早期。

2023年5月19日,国际期刊《科学报告》发表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桥村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早期复合陶瓦的研究成果,成功复原了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复合陶瓦屋顶模型,实现了对复合陶瓦溯源研究的重大突破。证明了该遗址出土早期复合陶瓦是目前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复合陶瓦。

桥村遗址覆瓦建筑复原图

红陶带榫板瓦

红陶槽瓦

红陶板瓦、红陶筒瓦

三个全国之最:①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铜柄铁剑

1978年3月,在梁原乡景家庄村出土一件铜柄铁剑,此剑柄格相连,皆用青铜铸成,两面有对称纹饰,柄中部有长形镂孔4个,柄长8.5厘米,格长4厘米,厚0.4厘米。剑叶铁质,残长9厘米,宽3厘米,厚0.3厘米,焊接于铜格上。铁剑叶全部锈蚀,从铁锈上可以清楚看出用丝织物包裹的痕迹。这是中国迄今发掘出土的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证明早在春秋早期,中国已经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

铜柄铁剑

铜柄铁剑线描图

高一化学课本关于铜柄铁剑的内容

铜柄铁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②全国藏量最多——外文铅饼

1976年,灵台县中台镇康家沟村枣树社村民在达溪河的支流南河西岸边的一个半坡上平田整地时,发现了一处窖藏的外文铅饼,铅饼正面有似龙非龙形状像蟠螭的浮雕,头有触角,背面阳铸外文一周,中有方形印记。在已公布的资料中,全国各地共出土“外文铅饼”中的圆形龙币308枚,灵台出土最多,为274枚,其平面呈圆形,尖沿,正面隆起,浮雕蟠螭纹,背面内凹,近沿饰阳铭外文字母一周,内有二方形戳记,直径5.5厘米,厚0.6厘米,重110—118克。这些龙币保存完好,而且一次出土数量如此庞大,这是在全国都是所罕见的。这是研究古丝绸之路贸易和我国的钱币发展史的重要实物依据。

汉·外文铅饼

③迄今为止的全国孤品——圆盘联三釜铜灶

汉·圆盘联三釜铜灶,1979年出土于独店镇中庆村饮马沟汉墓。通高16.4厘米,釜口径分别为17、17.4、16.7厘米。三釜均微敛口,圆唇,短颈,球腹,圜底。圆盘,窄沿,盘面近沿处有三个三角形纽,盘下三釜外侧各有一大支钉。釜底有烟炱。此釜古铜锈色,造型奇特,大量文物考古资料中再无类似报道,实属罕见,为研究汉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

汉·圆盘联三釜铜灶

两个全省之最:①甘肃省规格最大的西周铜鼎——洞山大鼎

西周·饕餮纹铜鼎,1972年出土于百里镇古城村洞山西周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鼎通高60厘米,口径45.7厘米。青铜质,敛口,折平沿,方唇。对立耳,深弧腹,圜底。三柱足上空通腹。上腹部饰六组饕餮纹,间以扉棱,足上部饰兽面纹、弦纹及扉棱。腹内有铭文“”,是西周礼器领域颇具代表性的器物,也是迄今甘肃省出土西周鼎中规格最大,较为精美的一件。

西周·饕餮纹铜鼎

②珍贵文物数量最多的县级博物馆

灵台历史悠久,文化遗迹遍布,截止目前共发现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596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馆藏文物和标本逾万件,数量大,涵盖面广,种类丰富,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9件,二级文物442件,三级文物1228件,珍贵文物数量位居甘肃省县级博物馆首位,尤以龙山时代复合陶瓦,西周、秦汉青铜器,唐代彩绘陶俑比较著名。这些精美的文物,既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灵台深厚文化底蕴的实物见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