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5 全文完)
六、绿色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推进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是关键。中国加快构建和完善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持续提升绿色发展的政府治理效能,为绿色发展任务目标顺利实现提供坚实保障。
(一)加强法治建设
坚持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制定和修改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湿地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以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法和核安全法等法律,覆盖各重点区域、各种类资源、各环境要素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持续完善重点领域绿色发展标准体系,累计制修订绿色发展有关标准3000余项。实施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严厉查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强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形成对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侦办工作合力,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二)强化监督管理
建立完善推进绿色发展的目标评价考核制度,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摒弃“唯GDP论英雄”的发展观、政绩观,将资源环境相关指标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科学构建反映资源利用、能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情况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和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制修订《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等党内法规,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严格实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尽职免责、失职追责。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实行终身追究。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推动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三)健全市场化机制
中国逐步建立完善政府有力主导、企业积极参与、市场有效调节的体制机制,更好激发全社会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创新和完善节水节能、污水垃圾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的价格形成机制,实施50余项税费优惠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支持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在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水流、耕地等领域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在科学合理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建立用水权、用能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和交易制度,开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和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在生态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形成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等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截至2021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信贷余额15.9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余额超过1.1万亿元,规模均居全球前列。
(此处插入专栏7,内容请见新华社新闻图片专线所配发的相关稿件)
七、携手共建美丽地球家园
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国始终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积极参与打造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全球生态治理格局,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一)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坚持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坚定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积极建设性姿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议程,为《巴黎协定》达成和落实作出历史性贡献,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时间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充分体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2016年起在发展中国家启动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实施了200多个应对气候变化的援外项目。
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会遇到各种波折和困难,但中国始终是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和实干家。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如既往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继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重大挑战作出中国贡献。
(二)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中国始终致力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积极推动建立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机制,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与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与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32个共建国家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发起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建设“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帮助共建国家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增进民生福祉。积极帮助共建国家加强绿色人才培养,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已为120多个共建国家培训3000人次。制定实施《“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资。中国企业在共建国家投资建设了一批可再生能源项目,帮助共建国家建设了一批清洁能源重点工程,为所在国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处插入专栏8,内容请见新华社新闻图片专线所配发的相关稿件)
(三)广泛开展双多边国际合作
中国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务实合作。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以及《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中国-东盟、东盟-中日韩、东亚峰会、中非合作论坛、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能源转型、能效提升等方面合作,牵头制定《二十国集团能效引领计划》,成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重要成果。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与印度、巴西、南非、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东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海洋和森林资源保护等合作,推动联合国有关机构、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全球环境基金、绿色气候基金、国际能源署、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等国际组织在工业、农业、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援助、能力建设和试点项目,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结束语
中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中共二十大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蓝图,描绘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画卷。中国将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最鲜明、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让人民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守护好绿色地球家园,建设更加清洁、美丽的世界。(完)
大家都在看
-
中国各省之最,你知道的有哪些? 中国之最03-27
-
100个中国历史上的“之最”,你知道多少? 以下是100个中国历史上的“之最”,涵盖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建筑等多个领域,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明成就:政治与制度1. 最早的封建制度:西周时期的分封制。2. 最早的中央集权制:秦朝确立的郡县制 ... 中国之最03-17
-
地理冷知识——中国地理之最 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以其无与伦比的地理多样性闻名于世从巍峨雪山到沙漠戈壁从大江大河到湖泊峡谷那些极致的地理景观往往更令人叹为观止以下这些“中国地理之最”你是否都知道呢?陆地海拔最低点答案点击下方空白处 ... 中国之最03-17
-
中国各省之最,看看您的家乡有没有上榜? 中国幅员辽阔,各省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与自然资源。今天,我们带你走进这些省份,看看哪些地方有着独一无二的“之最”。或许,你的家乡也在其中?最有历史底蕴的省——河南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 ... 中国之最03-09
-
中国文化特色之最 中国的城市不仅以其自然景观著称,还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以下是一些中国城市的文化特色:“之最”:1.杭州西湖 :被称为“人间天堂”,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历史名胜闻名,是中国古代文化与自然景观结合的经 ... 中国之最03-07
-
32个中国各省之最,你知道几个? 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它们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在地理、人文、经济等诸多领域各擅胜场,拥有众多令人瞩目的“全国之最”,共同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底蕴深厚的壮丽画 ... 中国之最03-05
-
32个中国各省之最 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分布着34个省级行政区,它们犹如璀璨的星辰,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华夏版图。这其中包含了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从南至北,跨越5500多公里的距离,冬季时更是跨 ... 中国之最02-22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环青海湖大赛 青海湖是青海十大最值得去的景点之一,而自2002年起,青海湖区域还是举办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被认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相关赛事,那么接下来排行榜123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环青海湖大赛。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 ... 中国之最02-20
相关文章
- 中国最大的岛屿排名前十名:崇明岛上榜,第十有东海碧玉称号
- 中国经济价值最大的锂矿区:东台吉乃尔湖(面积达121.3平方公里)
- 中国最大的香菇市场:西峡县双龙香菇市场(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
- 中国海岸线最长的5个省份:第一是经济大省,辽宁上榜
- 中国十大盐场排名:长芦盐田上榜,第六在江苏省
- 中国十大盐矿:山东潍坊盐矿上榜,第十是世界最大盐矿之一
- 中国吃盐的省份排名
- 中国有哪些淡水湖?中国十大淡水湖排行
- 中国十大之最,你都知道哪些?
- 中国海岸线最长的5个省份,广东和福建排前两名
- 中国最著名的八大古玩市场:潘家园上榜,西安古玩城排第一
- 中国十大淡水湿地公园,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排第一名
- 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上榜,京剧居首位
- 中国地震最多的十大省份:甘肃排第七,新疆排第一
- 中国十大最著名的金矿,福建紫金山金铜矿排第一位
- 国内著名大峡谷有哪些?中国最美十大峡谷排名
-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盛世,文景之治排第一名
- 中国十大皇帝之最
- 中国最为著名的十种戏曲种类:沪剧上榜,京剧排第一名
- 中国五大卫星发射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居榜首
热门阅读
-
房中术素女经秘戏图本,我国古代性文化的鼻祖(图) 07-10
-
雷锋怎么死的?当时医疗条件差导致耽搁抢救 07-11
-
十大上海留学中介排名 想要有所成就就选它们 06-22
-
中国黑社会老大排行榜,最仗义东北乔四爷绝壁第一 06-23
-
中国十大未破杀人惨案:悬案桩桩手段残忍无比 06-18
-
中国十大最漂亮的女人排行榜 中国最美的女人有哪些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