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短边境线瓦罕走廊,未来一旦开放,或将成为最富裕的边境线

发布者:触摸天际 2023-2-14 15:03

这里是中国最短的边境线,在我国境内有近100公里,大多数地段南北宽约3-5公里,最窄处不足1公里。如果你不仔细在地图上寻找,可能都不会发现它的痕迹。

这里连接着中阿两国最贫瘠的地区,是世界上最偏远难达的地方之一,这里因为人迹罕至已经几乎被人遗忘。

可是千年以前,这里也曾行人不断,世界上最灿烂的文明曾经由此来往传递。

其实,这里本可以重现辉煌,成为最富裕的边境线。

这里就是连接中阿两国的边境线,瓦罕走廊。

一、中国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

瓦罕走廊是连接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东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地带。在国际上,这里被称作“阿富汗走廊”,但是在历史上,这里曾经全部是中国的领土。

西域南道是汉朝以来最先开通的通西域之道,瓦罕走廊就在西域南道的西段。

这里途经葱岭,也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属于高寒地区。

这里因为夹在两座大山之间,地势十分险峻。但是,依然有许多来往的行人从此经过,最著名的就是法显和玄奘。

千年前,法显和玄奘经过的时候,这里飞鸟走兽全无,茫然四望的时候,只能看到天上的太阳和地上的白骨。

但是,唐朝依然在这里设置了有效的军事管理机构。

唐太宗年间,大唐王朝威名远播,处在西域的诸多国家甚至南亚的天竺等国,均取道瓦罕走廊向唐王朝示好。

太宗去世以后,突厥、吐蕃、大食在瓦罕走廊及其周边的角逐日益激烈,但是瓦罕走廊一直被唐王朝牢固地控制着。

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见证了太多的战役。

玄宗年间,唐朝大将高仙芝以少胜多,灭小勃律国、打通丝绸之路的战役,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公元751年,这里再次见证了一次激烈的战役。虽然这场战役唐朝失败,但是也成为了中原文明传播到世界的一个重要机会。

当时,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正不断地向东扩张。帝国势力蒸蒸日上的阿拉伯,将目光对准了大唐的疆域,这严重挑衅了大唐帝国的尊严,于是唐阿两国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交锋。

高仙芝再一次带着大唐远征军,穿越瓦罕走廊,立志夺回领土。

但是经过长途跋涉的唐朝将士们,到达这里已经是疲惫不堪,再加上高原反应和后勤供应不足等问题,再一次降低了士兵们的战斗力。

而唐军内部,葛逻禄部队还临阵叛变,最终导致唐军战败,一万多名唐朝军人被俘。

这些被俘的唐军被迫跟着阿拉伯人,转战于中亚、西亚、甚至到达地中海沿岸地区,因此他们随身携带的纸张,也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而阿拉伯人发现了唐军身上的纸张之后,开始自己建造造纸坊,很快开罗、摩洛哥、西班牙等大城市,都出现了中国发明的纸张。

这一切,全部都被被俘的唐军士兵中,一名叫做杜环的随军书记官记录了下来。

在纸张流向世界的同时,另一种陌生的文明也随之流进了中国。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和波斯的商人、使节、传教士开始陆续前往中国,传播他们的信仰。

这些人进入中国的第一个界桩,就是瓦罕走廊,在这里他们开始将一粒陌生的种子,种在大唐的疆域内。

但是随着清朝末年,清政府的腐败,国力的衰退,瓦罕走廊也成为了列强眼中的一肥肉,这也直接导致了如今瓦罕走廊的正式形成。

二、来自列强的觊觎

19世纪中叶,英国和俄国开始在中亚和帕米尔高原展开一场激烈地大角逐。

1873年,英俄两国商定,从以帕米尔河和喷赤河作为分界线,以北属于俄国的势力范围,以南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

但是,这次的划分并不能满足两国的胃口。1891年,俄国想尝试吞并瓦罕走廊,这自然引起了英国的不满。

对英国来说,中国的新疆、中亚和阿富汗之间,南路商队的贸易都要由此通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俄国的行为他们是断然不能容忍的。

1895年,英俄再次私自商定,将兴都库什山北麓和帕米尔南缘之间的狭长地带作为英俄势力范围的缓冲地带。

狂妄的帝国主义思考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划分的是别的国家的领土,他们这一次的交涉和商定,完全是背着中国和阿富汗进行的,而这也直接导致了中阿边界问题的产生。

根据这次商定,瓦罕走廊的范围最后被划定。

1896年,在英国的教唆下,阿富汗直接派驻军队,对这里形成实际控制,从此国外媒体就将这里称为“阿富汗走廊”。

新中国成立以后,就边界问题,中阿也进行了谈判。本着和平主义原则,中国政府考虑,对阿富汗进行“适度的照顾”。

因此,双方约定,仍然按照实际控制线划界,瓦罕走廊仍然属于阿富汗管辖。中阿边界就位于瓦罕走廊东端,长约92.45千米。

但是,这里重要的地理位置,注定了无法长久的安宁,美国又一次盯上了这里。

出于安全考虑,我国在1963年划定边界之后,就封闭了瓦罕走廊。但是美国却在2009年提出,希望中国能够重新开放瓦罕走廊。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和阿富汗的经贸往来也逐渐增多。阿富汗就主动提出,希望能够打通中阿边界。

阿富汗有丰富的矿藏,中国有着巨大的矿产需求,如果能够打通瓦罕走廊,建立两国直接联系的走廊,对双边贸易也会产生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只可惜,阿富汗这次的提议,并非真心实意而是给美国“探路”。

美国很快就趁此机会提出,美国在阿富汗打仗,希望中国能够开放瓦罕走廊,作为美军的后勤基地,而中国和阿富汗的贸易也可以享受美国的“保护”。

这个提议,实则是想将中国拉入和塔利班的战火,甚至挑起中国和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矛盾,美国倒是可以坐山观虎斗,自己坐享渔翁之利。

这出戏,美国曾经在巴基斯坦就已经上演过一次。美军在巴基斯坦设置基地,很快塔利班就挺进了巴基斯坦腹地。中国自然不能忘记前车之鉴,让美国的阴谋得逞。

虽然我国现在并未开放瓦罕走廊,但是这里巨大的战略价值,使得我国对于这里的重视和建设从未放松。

三、祈盼和平,实现发展

瓦罕走廊的周边环境十分复杂。

阿富汗内部动荡不安多年,政府腐败严重,人民生活贫困,毒品泛滥,导致瓦罕走廊一直处在无驻军、无政府、无法律的状态,长期被当地的武装力量控制。

巴基斯坦也长期“内外交困”,和印度之间的矛盾已经让巴基斯坦“身心俱疲”,所以并没有太多的精力和野心涉足瓦罕走廊。

塔吉克斯坦本身就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对瓦罕走廊的影响力更是有限。

周边国家的无力影响,让这里成为了各种势力渗透的政治敏感区。

这里不仅活跃着恐怖组织,还有时不时侵入的域外势力,这导致了瓦罕走廊的地缘政治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脆弱。

因此,这里也是中国反恐的最前沿地区。

守护在这里的,有戍守边关的边防战士,还有守卫家乡的护边员。警民相互配合,共同铸造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反恐铁壁,坚决把国际恐怖势力阻挡在国境之外。

正是因为他们切实做到了“一个进不来,一个出不去”,我们才有国内的安宁。

而给了这些守边人员最大底气的,就是祖国蒸蒸日上的实力。

而由于国籍的不同,边境线两岸,同源同族的人们,已经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

阿富汗境内,没有现代化设施,没有电力资源,田地虽然靠河,灌溉依然只能靠人工。

那里的公路上几乎看不到车辆,农民赶路很多借助毛驴。房屋基本由石头和泥土混搭,低矮简陋。

那里几乎看不到学校,那里的孩子们,不是在公路边闲逛,就是在河里抓鱼。

那里的人收入渠道很少,女性偶尔做些手工艺品,低价转卖给来往的行人。

她们用一整个冬天,细心编织的精美刺绣,只能卖到50美金。而法国橱窗内同样的东西,至少可以卖500美金。

医疗、教育和粮食的缺乏,导致很多人还染上了吸食鸦片的习惯,生活也变得更加贫困。

再看中国境内,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车辆络绎不绝。漂亮整齐的砖瓦房和校舍里,能看到穿着干净校服的孩子们。因为沿途村庄基本已经全部通电,这里的人们不再惧怕黑夜。

因为政府安居富民工程的实施,很多牧民都已经迁往山下,过上了稳定富足的定居生活,不必再受风霜之苦。

中国“一带一路”构想提出以后,“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成为六大经济走廊之一。

在这里,曾经被遗忘的瓦罕走廊再次被记起。作为中亚、南亚、西亚的十字路口,四个国家的交错地,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证明了这里本可以有着十分光明的发展前景。

千年前,“丝绸之路”的辉煌并不是传说,这里依然有机会搭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快车。

近些年,中国和阿富汗的经贸领域合作进展显著,双边贸易量不断扩大。但是中阿的贸易目前只能通过海路,转到巴基斯坦,受到了极大地限制。

如果瓦罕走廊能够重开,这条便捷的通道一定会迅速带动阿富汗经济发展,这里也会成为最富裕的边境线,边境线两岸的人们也有机会过上同样的幸福生活。

但这一美好愿望实现的前提,还是阿富汗能够通过民族和解,真正的实现和平,否则,这条走廊只能继续封闭下去。

编辑:浮生

责编:劳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