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我国古代的春节习俗之最

发布者:客至天涯 2023-2-20 10:01

除夕、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除了有辞旧迎新,迎接春天的寓意之外,它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家人团聚。

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除夕春节在我国古来有之,如今咱们贴春联、贴福字、收压岁钱的习俗,都是从哪一时期发明并传承至今的呢?

针对这个话题,本文将和同学们聊聊各项春节习俗之“最”。

哪个朝代是最早开始过春节的?

据文献资料,还有相关出土文物发现,早在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春节的雏形——腊祭。

伊耆(炎帝),他乃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据说在每年丰收之后,伊耆要向自然感恩,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

这一感恩的活动称为“腊祭”。

上古时期,秋分次月便是一年的开始,称为岁首正月就开始了。商代殷历十二月时,当秋分所在之月,标志着农作周期与旧的一年结束。

腊祭传至周朝,帝王在职官中设有“腊氏”。腊氏下士四人,徒四十人,主要负责掩埋尸骨,清除路面污秽,为每年的腊祭提前做好准备。

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西周穆王时期的青铜鼎,鼎的主人名叫辛。在这件鼎腹内有四行二十五字铭文,内容记载了辛参与腊祭饫礼,尊贤正位的故事。

据专家学者考证,古人在腊祭这天,会有饮酒,索祭八神合聚万物而索飨的习惯。

后来历法发生改变,腊祭之时已经进入隆冬,不是秋收之后了,而十二月祭祀的传统却保留了下来。包括每年十二月初八要喝腊八粥这一习俗,也与腊祭有关。

最早的除夕

“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吕氏春秋》中记载:当时的人们在新年的前一天(腊月三十),击鼓驱逐“疫病之鬼”。

最早提到“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风土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最早的红纸春联

每年除夕上午(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九下午),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贴上火红的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最早起源于古代的桃符。人们用桃木刻上“神荼”“郁垒”两位神仙的名字,悬挂于门旁,用以镇邪。

例如北宋王安石就曾在诗中有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不少现代人认为桃木有辟邪功效,家中若有孕妇和小孩,会在大门口上挂上几束桃枝。

可是,最早贴红纸春联的习俗,是在明太祖朱元璋发起号召之下,流传至今的。

当上皇帝后(一说定都南京)的朱元璋特别喜欢排场热闹,在一年春节前,他颁布了一道圣旨:“公卿世家,门前需加春联一副,朕自亲观。”

从此,春联就代替了桃符。不过,朱元璋没有规定春联必须用红纸。

因古代传说春节出来伤人的猛兽“年”惧怕红色,百姓们自发用红纸写春联,这才形成了如今除夕早晨贴红纸春联的习俗!

最早的压岁钱

对于小朋友们而言,他们或许比大人更加期盼春节的到来。因为只要过年了,小朋友们向长辈说上几句吉祥话,就能得到一笔不菲的压岁钱。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又叫“压胜钱”,不是在市面上流通的玩赏物。

钱币正面一般铸有“驱邪降福”“天下太平”“宜子保孙”等吉祥词语;背面多数是龙凤、龟蛇等吉祥图案。

明清时期,长辈们为了图吉利,用红纸包上钱,在大年夜这天给孩子,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崇”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压岁钱起源于唐朝。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终日无事可做的嫔妃们在春节这天做掷钱游戏。

为了让她们玩得痛快,李隆基让钱库散钱给嫔妃们。王建《宫词》云:“寒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撒与金钱”。

后来传入民间,就成了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

最早的年糕

在春节,北方地区的朋友讲究吃饺子,南方地区的朋友会有吃年糕的习俗(不少北方地区的朋友也会在春节这天吃年糕)。

如今市面上的年糕种类可谓五花八门,随便列举就有:猪油年糕、桂花年糕、条头年糕、元宝年糕,祝寿迁居时用之的寿桃年糕等等。

至于新式年糕,味分莲蓉、蛋黄、奶油、五仁、巧克力、香草……又当别论。

我们如今吃的年糕,应源自西汉中后期的米糕。西汉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当时的人们称其为“稻饼”“糍”。

米糕的制作方法与年糕差不多,《食次》记载:“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

大概就是先把糯米蒸熟,趁热舂成一块块,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蘸糖即可食用。

这种制作方法,与现在江苏人爱吃的猪油年糕几乎一致。

我曾目睹过猪油年糕的详细制作过程,大致是把糯米粉和糖烫熟,均匀混在一起后加入整块猪油、玫瑰、桂花,然后切成方块。

明清时期,年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吃。

虽说现在许多过年的习俗不再保留,让人感觉到“年味”不像以前那样的浓厚。

然而,回望每一种春节习俗的形成,都有百年乃至千年的历史。“春节”早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深深印刻在全世界华人心中。

参考文献:

[1]张春燕.我国古代的春节之“最”[J].小读者,2010(02):46.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