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区最有代表性的国宝级文物:重型青铜器一般都是镇馆之宝

发布者:泰山顶上 2023-4-12 22:12

#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奋进新时代 美丽石家庄#

央视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开播后广受好评,“让国宝活起来”的人文精神透过荧屏直抵人心。该节目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生动的文物故事及所承载的人文情怀,掀起一股“历史文物热”。因此本文精选了各省区最有代表性的国宝,让网友大饱眼福。

北京:《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是中国古代风俗画的代表,反映了北宋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开封的繁荣盛况。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当然北京还有四羊方尊、后母戊鼎等等亦是极具象征性的国宝。

清明上河图(局部)

天津:雪景寒林图

北宋时期,除了风俗画兴起以外,受理学影响的山水画也兴起了。而范宽无疑是山水画的代表人物,范宽的代表作为《雪景寒林图》。此画显示出一种“全景山水”,“大山大水”的磅礴气势。气韵生动,运墨深厚,运笔雄强,意境悠远,实在是山水画旷古绝作。

河北: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1968年,西汉刘胜和窦绾夫妇墓中发掘出两套完整的古代帝王贵族的葬服“金缕玉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考察,这两套“金缕玉衣”是我国考古出土中,时代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两套。


河南: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商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2002年1月18日,被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



山西:晋侯鸟尊

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头微昂,圆睛凝视,高冠直立。禽体丰满,两翼上卷。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此外,还有姜子牙神器--龙形觥、赵卿鸟尊、象牙“萝卜白菜”亦是山西的极具象征性的国宝。

晋侯鸟尊


山东:《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竹简

1972年同时出土于银雀山汉墓,失传了1700多年。也解开了历史上关于到底有没有孙子和孙膑,有没有他们写的书这一千古之谜,被列入“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又评为“中国20世纪(100年)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陕西:兵马俑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贵族生前的附属品,贵族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兵马俑


甘肃: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马踏飞燕


宁夏:鎏金铜牛

青铜铸造,中空,外表通体鎏金。牛屈肢而卧,双眸远眺,四肢有力,体态健壮,比例匀称,线条流畅,造型逼真,个体硕大。该铜牛制作时需要将冶炼、模具雕塑、浇铸、抛光和鎏金等工艺集于一体,真实反映出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是西夏金属工艺品的杰出代表。

鎏金铜牛


辽宁:红山文化玉猪龙

玉猪龙又名玉兽玦,红山等地发现的玉器。玉猪龙的背部均有一两个对钻的圆孔,似可作饰物系绳佩挂。红山文化后期,是辽西地区空前绝后的玉器繁荣时期,在玉器的器型种类和数量上都有飞跃性的进展。辽宁建平出土的玉猪龙是红山文化后期玉器制品,猪首龙身,通体呈鸡骨白色,局部有黄色的土沁。玉猪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龙形器物之一。



吉林:渤海金带銙

渤海国是东北地区的古代少数民族政权之一。历史上,渤海国长期以来都和唐王朝保持着朝贡关系,唐王朝君主也会赏赐给渤海国君臣一些物品。这条带銙是在1971年出土于延边和龙市,据专家推测,它很可能是唐中央政府赐予渤海地方官吏的礼品。


黑龙江:铜坐龙

铜坐龙堪称金源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多民族、多地域、多文明的一种文化的融合和发展。这尊金代铜坐龙是黑龙江省省内最具分量的国宝级文物,现被列入国家一级文物。黑龙江省博物馆是唯一一家具有该文物知识产权和国家注册登记资格的单位。


安徽:楚大鼎

楚大鼎的体积在全国所有出土的大鼎中是最大的。通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约400公斤,圆口平唇、圆底、修耳、蹄足、耳饰斜方格云纹,腹饰蟠虺纹,犀首纹膝,今藏安徽省博物馆。

楚大鼎


江苏: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中国瓷器三绝之一。梅瓶高44.1厘米,底部直径为13厘米,而口径仅为5.5厘米。



浙江:良渚玉琮

琮(Cóng)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良渚玉琮作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因其具有精美绝伦的纹饰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以及巨大的艺术魅力,自古就被嗜玉者所追捧。宋代的一些影青瓷就开始模仿良渚玉琮的造型。


江西:乳钉纹虎耳方形青铜鼎

商乳丁纹虎耳方形青铜大鼎,1989年在新干县大洋洲出土,现收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鼎体呈长方斗形,沿立双耳,耳上各伏一虎。此鼎高大宏伟,形状特别,壁薄规整,纹路清晰,分铸和浑铸融为一体,铸造工艺精湛完美,耳上伏虎具有浓重的江西地方青铜文化特色。


上海:王羲之上虞帖

王羲之上虞帖这件古色古香的字卷,是书法史上称为“书圣”的东晋王羲之所写的一份信札,名为“上虞帖”。虽是唐代摹本,它忠实地再现了原作的精神。卷子前后盖有南唐和北宋皇室的收藏印章及历代收藏印记,同时保留着北宋内府的装裱格式,是一件难得的艺苑瑰宝。


湖北: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湖南: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四羊方尊


四川:青铜大立人人像

青铜立人像的双手极为夸张,呈抱握状。他代表的是古蜀王兼巫师一类的人物,在下民眼中,他同时也是“神”,是集神、巫、王于一身的最具权威性的领袖人物,是神权与王权最高权力的象征。它是中国,也是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同时代文物群中最早、最大、最奇特、最神秘、最为宏伟壮观的青铜立人雕像,被誉为“铜像之王”。


云南:牛虎铜案

牛虎铜案于1972年在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遗址第24号墓坑中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青铜器。案又称“俎”,是中国古代一种放置肉祭品的礼器。牛虎案就是用来放献祭牛牲的,是古代祭祀中最重要的献祭。因牛牲居祭祀“三牲”中首位。虎在滇文化中具崇高地位,常立于滇人祭祀的铜柱顶端,为崇拜之对象。


重庆:青铜鸟形尊

整体呈鸟形,具有大雁头、鱼嘴、鹰喙鼻、兽耳、凤冠、鸽身、鸭脚。长28厘米、宽16.8厘米、高29厘米。造难度极高。出土于巴人的贵族墓地,是研究巴人的审美情趣,工艺水平和铸造技术难得的艺术精品。该文物目前陈列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远古巴渝”展厅。

青铜鸟形尊

贵州:东汉铜马车

东汉铜车马于1975年在贵州兴义东汉墓出土,现珍藏于贵州博物馆。原物为一车一马,青铜铸造,总长1.12米,通高0.88米。贵州东汉铜车马的发掘,对研究东汉时期盘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贵州悠久的历史渊源。

东汉铜车马

广东:信宜铜盉

信宜铜盉于1974年出土于广东省信宜县。众所周知,广东地区雨水是非常多的,而青铜制品因为潮湿是及其容易被腐蚀的;不得不说,在广东地区能出土一件3500年前的周代青铜器是一个奇迹。这也就是信宜铜盉为何能在广东博物馆充当第一镇馆之宝的重要原因。

信宜铜盉

广西:翔鹭纹铜鼓

西汉翔鹭纹铜鼓此展品为西汉时期的金属器,入土时胸腰已截开,胸部饰羽人划船纹六组,船形两头高翘。现收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翔鹭纹铜鼓

福建:云纹青铜大铙

云纹青铜大铙通高77.8厘米,铣间56.6厘米,重100.35千克。西周。乐器。平口,钲部两侧有36个冏纹乳突状枚,枚直径3.5厘米,高2厘米。鼓饰变形兽面纹,两侧饰云雷纹。甬亦饰变形兽面纹。大铙双范合铸,浑大厚重,作风稳重古朴。

云纹青铜大铙

台湾:毛公鼎

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此外,翠玉白菜、肉形石、汝窑瓷器、富春山居图等都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海南:越王亓北古剑

越王亓北古剑,又称“盲姑”剑、“不寿”剑,系越王勾践之孙王不寿的自用剑,是战国时期所铸剑的珍品,距今已有2400年的历史。目前发现存世仅三柄,尤以入藏海南省博物馆的这柄最为完整,是所有存世的越王剑中最长的一把,品相极佳。


内蒙古:匈奴王冠

1972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鲁柴登战国墓葬中出土。是一套由黄金制成的冠饰,重1394克,由上部的鹰形冠饰和下部的冠带两部分组成。该金冠的佩戴者,可能是某一代白羊王或林胡王。


青海省:铜鎏金观音造像

铜鎏金观音造像由明朝皇帝赐给青海著名的瞿坛寺。像高146厘米,身姿婀娜,站立在莲花座上。衣饰线条流畅飘逸,面含微笑,表情慈和,遍体鎏金。其铸造工艺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技术水。


西藏:鎏金铜不空成就佛

不空成就佛是五方佛之一,代表毗卢遮那佛之“成所作智”,也代表能以大智慧成就一切如来事业与众生事业。佛像整体造型优美别致,工艺精美绝伦,是一件典型的西藏本地丹萨提风格佛像。

鎏金铜不空成就佛


新疆:伏羲女娲图

伏羲、女娲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他们的图像往往被悬挂在墓葬的顶部1960年从吐鲁番市境内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唐代绢画。画面上,伏羲在右,手持矩。女娲在左,手持规。伏羲女娲上身相拥,以红彩勾勒或涂绘的衣服,衣袖飞扬,下身蛇尾相交。伏羲女娲的头顶,用红墨线勾绘着日月星辰。

(来源:文史北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