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不要被苏东坡“欺骗了”,他还是位水利专家

发布者:火狐媚影 2023-7-5 23:31

谈及北宋文学家苏轼,大家脑海中浮现的也许是“明月几时有?白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经典诗词,亦或是因他而出名的一道名菜“东坡肉”,又或者是其身上被赋予的“唐宋八大家”、“宋四家”之一的举世名声,但事实上,苏轼还是一名优秀的水利专家,其在治水方面的天赋丝毫不亚于文学创作领域。

现代著名学者林语堂曾戏言苏东坡为“火命”,因为不管他身在何处、处在何方,最先重视的一定是当地的水源是否通畅,他的一生几乎都花费在治水疏水、修建水利之上。纵观其足迹,从徐州抗洪、杭州治水、颍州救旱再到岭南修井,苏轼这一生都在与水打交道,他在防洪抗旱、疏浚河道、修复供水系统等水利建设方面表现出了超凡的才能和智慧,创下丰功伟绩,遗泽后世。

一、徐州苏堤:筑堤修墙始抗洪

根据《中国灾害通史·宋代卷》中的记载,宋朝水灾为自然灾害之最,高达628次以上,因水引发的大乱令王朝损失惨重。熙宁十年七月,苏轼被派往徐州任太守,彼时正值黄河水决堤之际,滔滔洪水自梁山伯流经南清河,直逼徐州城下,百姓惊慌不已,城中不少富贵人间准备出逃,苏轼见此大怒道:“富民出,民皆动摇,吾与谁守?”,而后派遣官吏将逃出城之人全部带回来,并在城楼上对民众保证:“吾在是,水绝不能败城”,以安民心,也由此可见,苏轼对抗洪拥有十足的信心。

为了阻止水流漫上城内,苏轼意识到必须加快建筑堤岸的速度,于是他决定亲自带人上阵,抢修河堤,苏轼的此举确实起到了带头示范的作用,一时之间,城内官民全被鼓舞,投身于抗洪之中。

但彼时的徐州古城墙经久失修,墙壁上的裂缝开始渗水,光靠之前的堤岸也无法成功挡住洪水。念及此,苏轼连夜开工,争分夺秒,以确保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建设,并夜宿在工棚,监督城池修复,可如此大的工程量,仅凭城中工人之力,难以迅速完成任务。在深思熟虑后,苏轼前往武卫营中,求助禁军,最终打动卒长为其效命。经过连续不断的加班加点,最终一道长20里的堤岸成功修筑,历时七十余昼夜,洪水退下,徐州城重获新生,百姓高声欢呼,这道河堤也被命名为“苏堤”。

与城中欢庆声相比,苏轼却深知洪水退乃一时之功,未来恐有卷土重来之祸,当下之急是趁热打铁,加固徐州的堤岸设施以绝后患,然而此时城中资金也不足,苏轼只能向朝廷上奏求得拨款,但由于钱项未能及时下放,苏轼只能将原计划的石堤改为木堤。

后据《奖谕敕记》记载:“明年二月,有旨赐钱二千四百一十万,起夫四千二十三人,又以发常平钱六百三十四万,米一千八百余斛,募夫三千二十人,改筑外小城。”

幸得钱款终于到手,徐州堤岸工程正式完结,城内百姓自此免受洪水之灾,宋神宗见此也大为欣赏苏轼,夸奖道:“亲率官吏,驱督兵夫,救护城壁。一城生齿并仓库庐舍,得免漂没之害。”

二、杭州西湖:疏浚六井通两河

苏轼所有治水功绩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整治西湖水利工程,他与杭州两次结缘,而这两次也成就了他与西湖两者的美名。熙宁四年,苏轼第一次任职于杭州,一日在游览西湖时被眼前美景所迷住,写下来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

但因北宋初期,西湖一直都是皇家放生地,故朝廷下令当地渔民不可来西湖内采菱打鱼,久而久之,因湖底没有人为疏通造成堵塞。苏轼也注意到湖内出现淤堵的情况,并且此时城中百姓也因河道堵塞而无法正常用水,于是他下令疏通六井,先解决百姓用水之难,再处理西湖一事,但在不久后苏轼被调往他地,此次治水不了了之。元祐四年,苏轼因被贬再次任职于杭州,此时西湖堵塞程度已早不比之前。

史书中也如此记载道:“湖田葑田积二十五万丈, 而水无几”。

葑草大面积蔓延,此时再不采取措施,恐怕后果不堪设想。苏轼立马向上呈报,将西湖之恶象一一罗列,并巧妙地运用些许手段,告知帝王:“池中蛟龙鱼鳖乃皇家福报,如若西湖不通,它们则难以生存”,以此来博得朝廷的支持。

并且当时的西湖对于杭州城来说意义非凡,不仅是百姓生活水源,更是农田灌溉、河道运输之重要支柱,如果西湖一直不疏通,那就必须改用海潮,但海潮水中泥沙淤积,一旦让它们通过河槽,不出三年,必然会再次出现堵塞,如此反复,不仅疏通成本高,更严重影响民众的生活。为此,苏轼特地建立了“开湖司”,筹得专款,专职于疏浚航道。除了西湖之外,杭州另两条茅山河和盐桥河也因大量泥沙倒灌遭受堵塞困境,苏轼在亲自调查之后,组织官民重新修闸设堰,利用茅山河中的清水解决盐桥河河底淤泥的问题,关于此次疏通工程的效果,

《宋史》有如下记录:“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

三、颍州清河:疏道建库解两难

元祐六年,苏轼时任颍州太守,颍州这个地区常年遭受水灾祸害,夏季大水泛滥,秋季旱灾不断,连年收成不如意,黎民百姓苦不堪言。苏轼刚到任的时候,颍州地方官员正在准备修建一条八丈沟。凭借着多年治水经验,苏轼先前往实地进行勘测,经过计算之后发现淮河水一旦上涨将远高于八丈沟上游。这也就意味着遇上雨水充沛时节,八丈沟很可能会出现逆流状况,翻滚出来的水源非但不能解决陈州水患,反而会危及颍州。

见此苏轼紧忙上奏朝廷,直言到:“臣历观数年以来诸人议论,胡宗愈、罗适、崔公度、李承之以为可开,曾肇、陆佃、朱勃以为不可开,然皆不曾差壕寨用水平打量,见地形的实高下丈尺,是致臆度利害,口争胜负,久而不决”,建议宋哲宗停此项目。

但解决颍州水灾仍是当务之急,苏轼只能再次埋头于分析水文手中资料,发现之前的旧河道因堵塞导致上游水源无处可去,重新疏通不仅能够节约成本,且对解决旱灾有极大的妙用。于是他下令开始疏通旧河道,并沿河修筑了新的水库和水闸,以防夏季水量过多造成崩堤,同时还能帮助蓄水,以备秋季农田灌溉之用,一举两得。

困扰颍州多年的灾害一朝被解决,城内百姓对苏轼感激涕零,因得清河工程解决了秋季旱灾问题,粮食收成大幅度提升,颍州整体的经济水平也远高于以往,但苏轼却并未居功自傲,仍然将治水工作当成人生大业。

四、岭南泉井:引流凿井秒取水

元祐八年,章惇拜相,苏轼还是没能逃过被贬的命运,被流放至岭南惠州,彼时的他已经不再担任官职,日常生活也已垂钓和吟诗为乐,怀才不遇的心境令他终日郁郁寡欢,但在对待水利这件事情上,苏轼却未失半点斗志和决心。

当时惠州城内仅有一口官井,城内百姓生活多有不便不说,最重要是时常因为水源一事患病获灾。苏轼在广州七里蒲涧山发现一股清冽的山泉,若能引入城内必能解决水源问题,于是他向当时的太守王古建议,只要在山泉附近建立一个水库,再利用竹管将水过渡引流到城中使用,整个过程无需耗费人力财力,便能实现居民的用水自由。

但苏轼并未在惠州久待,绍圣四年,苏轼继续被流放到更为偏远的琼州,彼时的琼州地处僻壤,相对贫穷落后,虽然不缺水,但当地无一口井,民众所用之水皆来源于池塘,水中杂物多,蕴含大量毒素致使人们染上疫病。苏轼到此地后首先劝说乡亲挖井,且仅供于饮用水,待第一口井完工之后,乡民病情逐渐得到控制,而后邻乡村民纷纷效仿,为了纪念苏轼的功劳,第一口井也被命名为“东坡井”。

五、总结

苏轼这一生仕途并不顺畅,波折不断,多次被贬,但无论他被放至何处任职,都将水利视为民生工程之根基,积极参与到治水之中。并且苏轼能在史上留下如此盛名,不单单是因才能,他曾在《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中指出:“治河之要宜推其理而酌之以人情”,于他而言治水的对象不仅是“水”,更多的是“人情”,执政之要在于民,治水之道同样离不开民,这便是他的治水思想。

作为一位集书法、绘画、作诗写词文学大家,苏轼留给后世无尽的文化瑰宝与大无畏、豁达又豪放的精神,作为一位杰出的水利专家,苏轼留给后世修建水利的智慧与为国奉献、心系黎民的胸怀,但无论何种身份,他都值得世人敬仰。

参考文献:

1、《苏东坡传》

2、《宋史》

3、《经世济民,兴利除害——谈苏轼的治水功绩及其文学创作》

4、《北宋的治水制度与苏轼的水利书写》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