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高一地理

发布者:金华大帅 2023-1-4 09:45

南京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

高一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方框内填涂。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本次太空授课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图为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直播场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属于同类天体是( )

A. 太阳 B. 水星 C. 地球 D. 月球

2. 对太空授课“天地互动”效果影响最大的可能是( )

A. 气候异常 B. 太阳活动 C. 太阳辐射 D. 日地距离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环绕地球运行,属于地球的卫星。太阳为恒星,水星和地球为行星,月球为地球的卫星,因此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属于同类天体的是月球,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题详解】

太空授课“天地互动”需要数据信号传输顺畅,气候异常、太阳辐射和日距距离对“天地互动”的数据传输没有明显影响,而太阳活动释放的物质有可能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电离层,使得穿过其中的数据信号受削减和中断,从而影响太空授课“天地互动”效果,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活动高峰年往往激烈天气现象增加,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等。②影响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和航天。③在极地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1985年,我国云南省澄江县发现举世闻名的“澄江生物群”,震惊世界。该次考古,发现奇虾、水母等无脊椎动物(图),生动再现了5.3亿年前海洋生命壮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澄江生物群”主要属于( )

A. 太古宙 B. 寒武纪 C. 侏罗纪 D. 第四纪

4. “澄江生物群”大发现的意义在于( )

A. 为地球上生命大爆发提供了证据 B. 精确确定了各个地层的具体年代

C. 推断出该时期陆生生物演化进程 D. 为中生代生物大灭绝提供了证据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澄江生物群”发现的主要是奇虾、水母等无脊椎动物,距今5.3亿年,是古生代寒武纪主要繁盛的生物类型,B对;太古宙没有无脊椎动物,刚出现蓝细菌,A错;侏罗纪是爬行动物兴盛的时代,C错;第四纪出现了鸟类和哺乳类,D错。故选B。

【4题详解】

寒武纪是地球上第一个生物大爆发时期,无脊椎动物繁盛,“澄江生物群”的发现证明了这些动物在这个时期的存在,A对;底层年代早已确定,并不是由“澄江生物群”来定义,B错;无脊椎动物多为海生生物,而非陆生,C错;该时期为古生代而非中生代,D错。故选A。

【点睛】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陆地上出现低等的植物;晚古生代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发展;祼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奥地利极限运动员鲍姆加特纳创下高空跳伞运动39千米的世界纪录。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海拔39千米所处的大气层是(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高层大气

6. 从39千米高度跳下的过程中( )

A. 气压先升高后降低 B. 水汽先变多后变少

C. 气温先降低后升高 D. 臭氧先变少后变多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图中显示,海拔39千米处于地球大气三大分层的中间,应为平流层,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6题详解】

根据上一题的分析可知,39千米高度处位于平流层,从39千米高度跳下的过程中,经历了平流层和对流层,图中显示,平流层向下气温降低,对流层向下温度升高,C符合题意;海拔越高,空气密度越小,气压越低,因此从39千米高度跳下的过程中气压一直升高,排除A;由重力影响,水汽含量向下增多,排除B;臭氧在20~25千米高度处浓度最高,因此从39千米高度跳下的过程中臭氧先变多后变少,排除D。故选C。

【点睛】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对流层(平均厚度约12千米)、平流层(处于12千米与50千米高度之间)和高层大气(高度50千米以上)。

50年前,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在米兰画展上展出了八幅涂满近似群青色颜料的画板,“克莱因蓝”正式亮相于世人眼前。近期,南京地区频现“克莱因蓝”好天气。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克莱因蓝”天气状况下,大气受热过程的特点是( )

A. ①较弱 B. ②较弱 C. ③较弱 D. ④较强

8. 可能导致④增强的人类活动是( )

A. 提升碳中和能力 B. 工业排放废气

C. 增加植被覆盖率 D. 推行绿色出行

【答案】7. A 8. B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中箭头的位置和指向判断,图中①表示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克莱因蓝”天气为晴朗天气,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即①较 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即②较多,A正确,B错误;晴朗天气,大气逆辐射弱,即④较弱,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较强,即③较强,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读图可知,④表示大气逆辐射。提升碳中和能力,可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从而使得大气逆辐射(④)减弱,排除A;工业排放废气中,可能有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从而增辊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从而使得大气逆辐射(④)增强,B符合题意;植被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增加植被覆盖率,可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从而使得大气逆辐射(④)减弱,排除C;推行绿色出行,减少能源消耗,可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从而使得大气逆辐射(④)减弱,排除D。故选B。

【点睛】全球变暖的治理措施::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和恢复植被,植树造林;加强全球合作,统一行动;加强环保教育,倡导“低碳”生活;加强环保法规建设和执法力度。

图为某时刻近地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X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10. 图中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答案】9. D 10. C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延伸方向和气压值递变方向判断,X地近地面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西指向东,在地转偏向力等作用力共同作用下,风向右偏转一个锐角,形成西北风,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0题详解】

在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等压线的疏密决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从而决定风力大小。读图可知,图中四地中,丙地等压线最为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因此风力最大,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等压线在拟求风向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一个锐角(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

目前,一些城市的建筑披着植物外衣,座座高楼宛如耸立的“垂直森林”(图)。人们生活在城市,恰似生活在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垂直森林”建设的主要意义是( )

A促进城市空气流通 B. 减少了动物栖息地

C.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D. 缓解城市用水紧张

12. 城市绿化植物的增加,对当地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有( )

A. 减少蒸发量 B. 增加地表径流 C. 减少下渗 D. 增加地下径流

【答案】11. C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结合材料分析,“森林城市”建设的主要意义是调节城市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C正确;而缓解城市用水紧张、增加动植物栖息地、促进城市空气流通,都是“森林城市”可以体现的功能,但不是主要意义,因此,排除A、B、D。故选C。

【12题详解】

城市绿化植物的增加可以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蒸发和蒸腾,增加水循环量。因此,排除A、B、C,故选D。

【点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阅读下列描述波浪的文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②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

——《梦粱录》

13. ①描述的是( )

A. 海浪 B. 潮汐 C. 洋流 D. 风暴潮

14. 引起②描述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力量来源是( )

A. 风 B. 太阳辐射 C. 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D. 海底地震

【答案】13. A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水何澹澹”是拍岸浪,“洪波涌起”是风力引起的波浪。因此①描述的是海浪,选A。

【14题详解】

“杭人”指“杭州人”,描述的是钱塘潮景观,引起潮汐的引潮力主要是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风和太阳辐射都不是其主要的力量来源,海底地震不是引起钱塘江大潮的原因。因此选C。

【点睛】钱塘潮指发生在钱塘江流域,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面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的潮汐现象。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宁夏平原中部地区的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图)。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差异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6. 砂田作物品质较好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有机质高 B. 水源充足 C. 病虫害少 D. 昼夜温差大

【答案】15. A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砂石覆盖层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起到保墒、抗旱的效果,因此砂田的蒸发量小于裸田的蒸发量。结合图来看只有A选项的图中,砂田的蒸发量一直是低于裸田蒸发量,故选A。

【16题详解】

砂田白天增温快、夜间降温快,增加昼夜温差,促进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而在砂田与裸田相比,土壤有机质、水源和病虫害并不是砂田的优势条件。故排除A、B、C三个选项。

【点睛】大气保温作用在农业中的应用:

①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能让太阳辐射(短波辐射)透射进入,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却难以穿透,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

②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

③晚秋或寒冬晴朗夜晚易出现霜冻是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夜晚气温低;农民通过熏烟的方式,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含量,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从而减轻霜冻对农作物的破坏。

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影响红海与波斯湾海水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 太阳辐射 B. 降水量 C. 入海径流 D. 与外海连通状况

18. 货轮从红海进入阿拉伯海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原因是( )

A. 吃水变浅、海水温度的变化 B. 吃水变浅、海水密度的变化

C. 吃水变深、海水温度的变化 D. 吃水变深、海水密度的变化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红海和波斯湾纬度相似主,均处于降水稀少的干旱区域,因此太阳辐射和降水量不是导致两海域盐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排除AB;图中显示,两海域都比较封闭,海水与外海交换少,排除D;图中显示,波斯湾有较大河流注入,稀释了海水,而红海周边几乎没有河流注入,因而使波斯湾的盐度比红海低,C符合题意。故选C。

【18题详解】

海水密度越高,同样重量的货轮吃水深度越浅。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因而其密度比阿拉伯海高,邮轮从红海进入阿拉伯海后由于密度变小,吃水深度会变深,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

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与①洋流附近海水温度分布特征一致的是( )

A.

B.

C.

D.

20. 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洋流对沿岸起到了降温减湿作用 B. ①洋流从高纬度地区挟带大量冰山

C. ②洋流加快了北上船只航行的速度 D. ①②洋流交汇处形成了大型的渔场

【答案】19. A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图中①洋流位于北美洲东岸,处于北半球,大致向北流。读选项图可知,图A和图D等温线的温度值向北递减,表明位于北半球,图B和图C等温线的温度值向南递减,表明位于南半球,因此排除BC;洋流引起的等温线凸向与洋流方向一致,图A中等温线向北凸,表明经过此处的洋流向北流,图D中等温线向南凸,表明经过此处的洋流向南流,因此A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A。

【20题详解】

①洋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为暖流,暖流对沿岸起到了增温增湿作用,A错误;图中显示,①洋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不可能从高纬度地区挟带大量冰山,B错误;图中显示,②洋流向南流,北上船只与该洋流方向相逆,不会加快航行的速度,C错误;①、②洋流分别为暖流和寒流,两者交汇处海水会发生搅动,底层营养元素上泛,浮游生物繁盛,吸引鱼群集中,形成了大型的纽芬兰渔场,D正确。故选D。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暖流会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寒流相反。(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北海、北海道、纽芬兰)和上升流(秘鲁)易成渔场。(3)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加快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和扩大污染物的影响范围。(4)对航海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节省燃料,缩短航行时间。

图为常见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正确的是( )

A. 甲--风力侵蚀 B. 乙--风力堆积 C. 丙--海浪侵蚀 D. 丁--流水溶蚀与淀积

22. 关于甲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常呈“S”形弯曲的槽形河谷 B. 河谷深度大,岸壁较缓

C. 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D. 常见较小石块和卵石

【答案】21. D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为峡谷地貌,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乙为雅丹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形成,丙为海岩沙滩地貌,主要由海浪沉积形成,丁为喀斯特溶洞及溶洞内小地貌,主要由流水侵蚀(溶蚀)和沉积作用形成。由此判断,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2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峡谷地貌,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呈“V'形,不呈槽形,A错误;图中显示,该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B错误;图中显示,该河谷谷底狭窄,河底水流速度快,表明落差大,河床底部起伏不平,C正确;由于该河谷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因此河床多巨大石块,不常见较小石块和卵石,D错误。故选C。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地表地貌多溶沟和石芽、天坑和竖井、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干谷、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地下洞穴,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这些洞内地貌多为沉积作用形成。

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坡度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4. 图中①、②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400m B. 500m C. 600m D. 700m

【答案】23. D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疏密表示坡度大小。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丁地附近等高线最为密集,因此坡度最大,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①的海拔为800~900米,②地的海拔为200~300米,两地海拔范围交叉相减得出相对高度范围,则两地相对高度为500~700米,不等于500米或700米,则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两地均不在等高线上,计算两地相对高度范围,可先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规律读出两地的海拔高度范围,用较高地点的低界值减去较低地点的高界值得出相对高度的低界值,用较高地点的高界值减去较低地点的低界值得出相对高度的高界值。

小张同学在网上购买了土壤剖面标本(图),部分标签不小心脱落,需重新贴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关于土壤剖面标本中缺失的部分,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为淀积层 B. ②为淋溶层

C. ③母质层 D. ④为腐殖质层

26. ①层( )

A. 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B. 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

C. 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D. 是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答案】25. B 26. B

【解析】

【2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土壤剖面应为森林土地剖面,从下至下依次分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因此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由此判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6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表示腐殖质层。腐殖质层中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B符合题意;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这是有机层的特征,排除A;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这是淋溶层的特征,排除C;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这是经母质层的特征,排除D。故选B。

【点睛】在自然土壤中,森林土壤剖面构造最为复杂,从下至下依次分为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颜色较深)、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坚实)、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

某地理学习小组到郊区进行土壤的野外观测,在观测报告中绘制了土壤肥力影响因素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据图可知土壤肥力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 )

A. ①为时间 B. ①为地貌 C. ②为腐殖质 D. ②为成土母质

28. 同学们发现从山顶到低平洼地土壤颗粒物存在明显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砾质土-壤土-砂土-黏土 B. 砾质土-砂土-壤土-黏土

C. 黏土-壤土-砂土-砾质土 D. 黏土-砂土-壤土-砾质土

【答案】27. D 28. B

【解析】

【27题详解】

土壤肥力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形成的成土母质中的矿物质和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有机质,由图可知,①为有机质(腐殖质),②为成土母质,D对,A、B、C错。故选D。

【28题详解】

土壤根据质地不同,从粗到细可以分为砂土、壤土、黏土,而砾质土应该是由颗粒更大的砾石构成的,从山顶到低平洼地,土壤主要随着流水搬运向下运动,而流水的搬运具有分选性,山上流速大的时候留下大颗粒,越往下流速越小,颗粒物也越小,因此颗粒物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的顺序应该是砾质土-砂土-壤土-黏土,B对,A、C、D错。故选B。

【点睛】土壤质地: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所占的相对比例,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砂土:透气、透水性强,保肥性能弱,易耕作;

壤土: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

黏土:透气、透水性差,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宜耕作。

图为我国某自然灾害1951-2020年每月累积发生次数统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读图判断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 洪涝 B. 台风 C. 寒潮 D. 地震

30. 为应对该自然灾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B. 尽快切断电器电源

C. 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 D. 及时加固牲畜圈舍

【答案】29. C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自然灾害多在冬春季节发生,我国洪涝和台风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排除A,B选项。地震一般不具有季节性,排除D,故为寒潮,C正确。故选C。

【30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该自然灾害主要是寒潮,因此应当及时加固牲畜圈舍,D正确。应对雷雨天气,应当要尽快切断电器电源。遇到洪涝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遇到地震,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ABC错误。因此选D。

【点睛】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泥石流等。

气象卫星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影像,被称为“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2021年7月1日,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B星成功获取首批高精度高时效可见光观测图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利用卫星遥感能够( )

A. 监测灾害变化 B. 分析灾害成因 C. 预测灾害趋势 D. 控制灾害发生

32. 风云四号B星主要适用于( )

①旱涝灾害②寒潮③地震④台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31. A 32. C

【解析】

【31题详解】

遥感主要是对地物进行感知,起到监测作用,而分析灾害成因、预测灾害趋势是GIS的功能,卫星遥感并不能控制灾害的发生。因此选A。

【32题详解】

风云四号B星属于遥感的一种,遥感主要是对地物进行感知,可以监测旱涝灾害、寒潮和台风,但不能对地球内部进行感知,因此地震并不能被遥感感知,①②④正确,排除③,选C。

【点睛】遥感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枫树、悬铃木和银杏等树种观赏性强,玄武湖、钟山风景区等多个景区的景观道路秋冬季节实行“落叶不扫”(图)。银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最早出现于石炭纪,被科学家称为“古生物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枫树、悬铃木和银杏等“落叶不扫”的树木属于( )

A. 热带雨林 B. 常绿阔叶林 C. 落叶阔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34. “落叶不扫”的主要意义有( )

①减少劳动投入②增加土壤肥力③提升观赏价值④促进生物循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5. 银杏树种被称为“古生物活化石”,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寿命极长,生长速度缓慢 B. 生长繁殖适应地理环境的演变

C. 分布广泛,曾经遍布全球 D. 银杏植株的形态特征变化极小

【答案】33. C 34. A 35. B

【解析】

【33题详解】

由题可知,“落叶不扫”的树木分布在我国南京的景区,在秋冬季落叶,热带雨林只分布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A错;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最北端的寒温带地区,D错;常绿阔叶林全年常绿,春季生长新叶时老叶才落下,不是秋冬落叶,B错;落叶阔叶林在秋冬季节性落叶,C对。故选C。

【34题详解】

“落叶不扫”可以减少景区落叶季节集中的劳动投入,减轻环保负担,①对;飘落的枯叶回归土壤,分解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②对;飘落的树叶有各种颜色,覆盖在景区道路上,增加秋季氛围,形成新的景观大道,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③对;无论清扫与否,该季节树叶都会枯落,没有促进生物循环,④错。①②③组合符合题意,A对,B、C、D错。故选A。

【35题详解】

“古生物活化石”是说最早银杏树种出现于石炭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而不是说个体的寿命长,A错;“古生物活化石”强调的是存在时间长,而不是分布范围广,C错;石炭纪属于古生代时期,演化到今天经历的约3亿年的漫长岁月,地球环境变化极大,只有生长繁殖适应地理环境的演变才能躲过多次环境变迁没有灭绝,为适应环境形态特征也发生了极大变化,B对,D错。故选B。

【点睛】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少茎花和板根现象。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案纸的相应位置上。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江西省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湖陆风现象明显。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之一,位于福建省北部,与江西省交界处。

材料二图1为鄱阳湖位置示意图,图2为福建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mm/年)。

(1)形成湖风的时段为____(填“白天”或“夜晚”),在图中标出热力环流的箭头并绘制近地(湖)面的等压面____。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描述鄱阳湖与周边陆地之间湖风形成的过程。

(3)受____风(填写风向)和____(填写自然灾害)的影响,福建省年降水量丰富。据图分析,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为____、____。

【答案】(1) ①. 白天 ②.

(2)白天鄱阳湖升温慢,气温低、气压高,而周围的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因此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形成湖风。

(3) ①. 东南 ②. 台风 ③. 西北多 ④. 东南少

【解析】

【分析】本题以鄱阳湖的相关资料为背景信息,考查湖陆风的形成、降水的分布特征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小问1详解】

湖陆风环流中,白天会形成湖风,夜晚会形成陆风。白天湖泊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陆地相反。近地面风由湖泊吹向陆地,高空相反。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如下图所示:

【小问2详解】

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鄱阳湖与周边陆地之间白天会形成湖风,主要是因为水体比热容大,升温速度慢,温度低,从而形成高压;而周边陆地出现低压,因而风由湖泊吹向陆地。

【小问3详解】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以及台风的影响,夏秋季节降水多,年降水量丰富。由图中等值线数值可知,福建省西北部降水多,东南部降水少。

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拥有奇特的水体景观。2017年8月8日,突如其来的里氏7.0级地震袭击了九寨沟。图1为九寨沟双龙海,图2为水循环示意图。

图1 图2

(1)地震是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并以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本次地震易诱发九寨沟地区崩塌、____、____等地质灾害。

(2)图中湖泊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目前我国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____环节关系最密切(填数字)。

(3)6~10月为九寨沟湖泊的丰水期,从水循环的角度,按顺序描述这种现象形成的过程。

【答案】(1) ①. 地震波 ②. 滑坡 ③. 泥石流

(2) ①. 陆地内循环 ②. 海陆间循环 ③. ④

(3)海洋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随水汽输送从海洋上空到达陆地上空,通过降水到达地表,由地表径流形成河流,汇聚到九寨沟的湖泊中,形成丰水期的湖水。

【解析】

【分析】本题以九寨沟地震为背景涉及地震和自然灾害、水循环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地震是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并引发地面震动, 造成生命财产损害。除地震造成的直接灾害外,地震还会导致岩层、坡面松动,形成不稳定的状态,并在重力、水的作用下,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

【小问2详解】

图中湖泊为外流湖,随河流参与地表径流向海洋中输送地表水,参与海陆间循环,还通过蒸发、降水环节参与陆地内循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将长江流域的地表水输送到西北、华北地区,与图中④地表径流关系最密切。

【小问3详解】

九寨沟所在的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6~10月为雨季,是受夏季风影响形成的。太平洋上的海洋水通过蒸发进入到大气中形成大气水,随着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增强,通过水汽输送到达大陆,形成降水落到地表,汇聚成河流,以地表径流的形式向湖泊汇聚,在九寨沟汇聚到湖泊中,形成湖水。由于湖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当地的雨季也就是九寨沟湖泊的丰水期。

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地处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温22.50C-260C,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59毫米。

材料二图为海南岛主要土壤类型分布示意图

(1)填写下表,描述海南岛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植被类型

颜色

植物种类

垂直结构

花期

其他

热带雨林

____

____

____

各月都有花开

____

(2)据图,海南岛的土壤类型以____为主(填写一种)。海南岛自然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____,这主要与当地的____条件密切相关。

(3)例举两项能够改良或养护该地土壤

人类活动。

【答案】(1) ①. 深绿 ②. 丰富 ③. 复杂 ④. 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2) ①. 砖红壤 ②. 较低 ③. 气候

(3)施撒石灰,降低土壤酸性;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海南岛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植被分布与特点、土壤的特点及其改良等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终年高温、降水充沛,植物全年生长旺盛,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开。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海南省的土壤类型以砖红壤为主(砖红壤所占比例最高)。海南岛自然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低,主要是当地气温较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烈,再加上丰沛的降水对地表有机质的冲刷,使得有机质积累比较少。

【小问3详解】

砖红壤为酸性土壤,可以施撒石灰粉来中和酸性;砖红壤肥力较低,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来提高肥力,也可以通过种植绿肥,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兴修水利,平整土地,降低降水对地表的冲刷;农林结合,综合治理,通过增加植被覆盖度,降低降水对地表有机质的冲刷。

大家都在看

  • 游山玩水赏云海 矗立北京东边最高处的森林王国

    游山玩水赏云海 矗立北京东边最高处的森林王国 中国网7月9日讯 雾灵山是燕山山脉的主峰,被称为“京东之首、燕山之最”。这使雾灵山在燕山地区独具特色,独领风骚。雾灵山地理位置独特,位于我国暖温带北部,既处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温带针阔混交林带的过渡地 ... 自然之最12-13

  • 白鹿的奇妙时刻:沉醉日照金山,感悟自然之美

    白鹿的奇妙时刻:沉醉日照金山,感悟自然之美 《白鹿与日照金山的璀璨邂逅》。说说白鹿与日照金山的故事!1. 有个叫白鹿的俊姑娘,长得可水灵,眼睛大大的笑起来像春天里开得最艳的花,她平日忙着拍戏到处跑,有一回来到一个有高高大山的神奇地方,山高得像要碰 ... 自然之最10-30

  • 湖州漂流之旅:激流勇进,畅享自然之魅

    湖州漂流之旅:激流勇进,畅享自然之魅 湖州漂流之旅:激流勇进,畅享自然之魅。1. 在湖州,一场惊心动魄又充满乐趣的漂流体验正悄然等待着你的探索。这里山川如诗如画,水流奔腾不息,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你准备的一场冒险盛宴。2. 深夜当你穿上救生衣,踏 ... 自然之最10-30

  • 秋天最有仪式感的9件小事,做过5件,就很幸福

    秋天最有仪式感的9件小事,做过5件,就很幸福 当空气中飘荡着似有若无的桂花香气,杂货铺里堆着新鲜多汁的黄梨,月色一日比一日清寒,雨声从热闹变得沉寂,我们便知道,秋天已经来了。四季轮转,秋意渐起,季节的转换总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色彩。穿着暖暖的卫 ... 自然之最10-30

  •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江西庐山 感受自然与人文之美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江西庐山 感受自然与人文之美 10月16日至17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登上闻名中外的江西庐山,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先后探访了庐山会议旧址、庐山抗战博物馆、庐山锦绣谷、美庐别墅、含鄱口等地,感受“人 ... 自然之最10-30

  • 米芾书法的“平淡”与“自然”

    米芾书法的“平淡”与“自然” 随着近两年博物馆爆火,越来越多年轻人排队去看书法真迹。抄经拓碑、临帖练字也成了新的热门休闲活动。一方面,日常生活中我们大量依赖输入法用电子设备沟通,常常提笔忘字;但另一方面,每当有幸看到名家的书法真迹 ... 自然之最10-30

  • 2018全国适合养老的20座城市,丽江竟然排第一

    2018全国适合养老的20座城市,丽江竟然排第一 当你老了是想隐居山村还是在大城市享受?是想呼吸自由的空气还是照顾儿孙?2018刚开始,网上流传中国“最适合养老居住”前二十个城市榜单丽江也出现在这份榜单上!20昆山昆山,地处经济活跃的长江三角洲东端,位于国 ... 自然之最07-25

  • 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知道多少?

    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知道多少? 科技日报记者 史俊斌 通讯员 杜扶阳这几天,习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调研,秦岭因他的到访而再次成为热点受到世界瞩目。那么,秦岭陕西区域内有多少个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地体系情况如何?  远眺西岳华山 杨晓卫 摄“ ... 自然之最07-25

  • 自然界的奇迹:揭秘世界之最的十大自然奇观

    自然界的奇迹:揭秘世界之最的十大自然奇观 这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些自然界中的“世界之最”,它们不仅令人惊叹,还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世界上最高的树:加州海岸红杉(Hyperion)加州海岸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中的一棵被命名为“Hyperi ... 自然之最05-27

  • 吉尼斯之最:世界上最震撼人心的自然奇观!

    吉尼斯之最:世界上最震撼人心的自然奇观!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根据世界吉尼斯记录的测量,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86米。珠穆朗玛峰最长的河流:亚马逊河,源头位于秘鲁境内,是世界最长的河流。根据世 ... 自然之最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