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社区教育赋能高品质生活 王 嫚

发布者:资三四郎 2023-4-15 02:34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明确了终身教育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大意义。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建设、社区治理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群众对终身学习多样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它满足了国家的要求、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的需求,正从教育发展的边缘走向舞台的中心,发展社区教育势在必行,社区教育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一、青海社区教育的现状与短板

青海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于一身。西宁、海东两市以2.96%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64.5%的人口、贡献了全省62.9%的经济总量,是全省自然条件最优越、人口分布最集中、交通链接最便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好的区域。因此,青海省社区教育实践重点在省会西宁市以及海东市。

社区教育网络初步形成。省级层面,依托青海开放大学成立青海省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发挥其体系办学优势,初步形成省、市(州)、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共54家教学点的社区教育示范体系,覆盖了全省2市6州13个县4个街道办28个社区(农村);在市级层面,依托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西宁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积极构建了县区、街镇、社区三级社区教育办学网络。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社区与辖区单位充分合作,实现教育资源“人力共用、物力共享”。部分省属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与社区联动配合,充分发挥资源作用,积极提供教育场所和设施,共同开展社区党校、家长学校、青少年校外教育、未成年人成长驿站结对共建等活动。

社区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充分发挥社区教育阵地优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党建思政教育、科学普及教育、家庭教育、健康养生教育、法治教育、技能培训等各类结合实际、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教学实践活动。

在社区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组织保障和机制落实不足。2016年教育部等9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出台后,由于地方发展差异,我省未能出台贯彻意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推进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二是省、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统筹力度不足。课程开发、平台建设、研究指导、教学服务、推进区域发展、日常管理等工作还有待加强。三是社区教育的组织结构相对单一。以行政为主导,其它职能部门和民间组织的参与不足。四是由于事业单位编制限制,社区教育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以兼职为主,社区教育志愿服务队伍亟待加强。五是群众参与程度不高。各类人群受到生活方式、学习需求、学习场地、学习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参与社区教育的意识和热情不高。

二、以高质量社区教育赋能高品质生活

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发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的号召,提出深入实施“一优两高”发展战略,要求教育水平实现新提高。让青海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发展高质量社区教育是题中应有之义。

推动社区教育立法进程。青海可以向其他省市学习,如河北省、福建省、上海市、太原市、宁波市、成都市、西安市等省市对终身教育或社区教育的立法实践和经验,从组织实施、服务保障、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对我省社区教育工作进行规范,提供法治保障。

健全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党政统筹领导,发挥教育部门主体作用、其他相关部门协同作用,充分调动社区、教育机构、群众积极性,号召全社会广泛参与,从而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多层级的社区教育办学网络体系。

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构建覆盖胎婴、幼儿、少年、青年、成人、老年等人生六大阶段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开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建设,畅通衔接渠道,加快形成终身教育供给和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共同体建设。发动民间力量,动员引导社区居民围绕自身兴趣点,以团队、小组的形式“自下而上”地组建社区学习共同体,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发形成方便快捷的社区学习服务圈。

加强省、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统筹力度。省、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应加强对省市社区教育高水平发展理论、政策、人才服务等方面的指导力度;开展省、市、县(区)社区教育工作基础数据和工作现状调研,摸清底数、提出建议,形成本地区社区教育发展报告;开展“能者为师”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建立各级各类社区教育专家师资库;开展社区教育优秀成果、工作案例评选工作;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理论课题研究;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组织编写社区教育教材,内容突出本土化特色。

强化重点人员教育。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注重开展“智慧助老”培训工作,普及智能技术应用知识,着力解决老年人实际困难,探索社区养教结合模式,完善老年人社区学习网络,提高老年人的参与率和满意度;重点开展家庭教育,面向城镇乡村所有家庭开展教育指导工作,宣传、推广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注重良好家风的培育与传承;结合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实用技术培训、文明乡风培训,为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老人和各类残疾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法律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教育服务工作。

推进社区教育数字化。探索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数字新技术建设先进的社区远程教育体系,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开展丰富多元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鼓励社区利用各种自媒体和网络平台,开展在线直播同步教学和点播异步教学,满足广大学习者足不出户便可学到知识的需要。实现对教育数据的统计以及对居民学习规律、学习特点、学习兴趣的把握,提高教育服务的针对性。

组建专业化社区教育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兼职参与社区教育,教师所付出的劳动计入其所在学校教学工作量。注重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技能,对社区教育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志愿者采取分类培训,培训内容和重点各有侧重,不断提高社区教育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为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缓解就业压力,鼓励学生报读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社区教育类相关专业,引导学生毕业后从事社区教育工作。

落实社区教育的经费保障。为保障社区教育工作的科学管理和有序运行,为社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要依托政府扶持,把社区教育经费列入经常性财政开支,在政府提供必要的社区教育经费保障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有条件的社会机构和个人参与进来,保障社区教育更好发展。

(作者单位:青海开放大学)

《青海日报》(2023年04月04日 第8版:实践)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