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发现全球最大淡水鱼重达300公斤!网友:中华鲟表示不服

发布者:无非笑笑而已 2024-6-24 19:18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6月21日报道,柬埔寨村民日前捕获了一条重达300公斤的黄貂鱼,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这条黄貂鱼体型极其庞大,像一个大黑圆盘。

现场的研究人员经过称量后,直接得出了结论:

“这是全球目前已知的最大淡水鱼。”

这一结论让很多网友表示很不服气。毕竟在如今的淡水鱼界中,一直存在着两大传说,那就是湄公河的巨型鲶鱼和中国长江的中华鲟,这两种鱼类都可以达长到数米长和上百公斤重。如今再加上湄公河的黄貂鱼,组成了亚洲淡水鱼“三霸主”。

那么,它们三个到底哪一个更大呢?黄貂鱼被宣称是全球最大淡水鱼是否名副其实?

黄貂赤魟,“可爱”有毒

黄貂鱼又名赤魟,但这两个名称在民间都算不得熟悉,因为当地渔民常称其为草帽鱼、蒲扇鱼甚至是蝙蝠鱼。

这主要是因为黄貂鱼的体型呈现出圆状,这与居民家中的草帽和蒲扇极其相似,由此而得名。

而黄貂鱼在水中游动时,其造型很像蝙蝠在空中挥翅的样子,所以有不少人也将它称为蝙蝠鱼,算是对这一游动动作的体现。

黄貂鱼和鲨鱼是“远房亲戚”,这主要是因为它们二者都同属软骨鱼类,两者存在的时间已经可以追溯到上亿年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化石”。

不过,黄貂鱼虽和鲨鱼是亲戚,但样子却没有那么凶狠,相反,若是只看黄貂鱼的口底,一根细长的“尾巴”左右晃动,甚至还会觉得它们有几分可爱。

但黄貂鱼的这根俏皮的尾巴却不是什么善茬,因为它的尾巴上有倒刺,而且刺中含毒,只要伤口被割破,人体就会感染“黄貂毒”。

值得一提的是,黄貂鱼的毒性还不低,2006年时,有着“鳄鱼猎手”之称的澳大利亚人史斯夫·艾尔文,就是在大堡礁拍摄纪录片时被一只黄貂鱼划伤,最终不治身亡的,由此可见在它们可爱的外表下,还有一颗狠毒的心。

而本次柬埔寨渔民捕获的黄貂鱼,严格意义来说应该被称为“巨型黄貂鱼”,这是源于美国生物学家扎布·霍根的一项“大鱼”研究。

他一直致力于寻找全球的大型淡水鱼,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盯上了东南亚古河------湄公河。在当地英国籍捕鱼公司老板的协助下,扎布·霍根在湄公河已经捕捉了数十条黄貂鱼,其目的便是为了研究这种特殊的“巨型黄貂鱼”。

可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巨型黄貂鱼”作为淡水第一大鱼的事实开始出现了一些充满质疑的声音。

最大淡水鱼,至今仍有争议

原来,黄貂鱼作为一种“活化石”鱼类,具有一种超强的能力,那就是既能够生活在淡水湖泊中,也可以生存在海水中生存。

这一点并非奇谈,黄貂鱼的地区分布就可以佐证这一点,根据生物学家的考证,黄貂鱼分布于中国南海和东海,在长江口的淡水河湖和海域中都有分布。

于是很多人就此提出了一个问题:“黄貂鱼真的能算纯正的‘淡水鱼’吗?”

因为目前生物界中对“淡水鱼”的界定还很模糊,究竟是“生活在淡水中的鱼”,还是“只能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生物学家们还没有定论。

也正是这两字之差的定义,使得“巨型黄貂鱼”陷入了咸淡之分的纷争,从而难以界定它到底是不是最大的淡水鱼。

除去黄貂鱼自身的因素外,一些外部因素也对全球最大淡水鱼的地位提出了挑战。也就是它们理论上的竞争对手,比如先前的霸主长江白鲟、中华鲟和湄公河巨型鲶鱼。

长江白鲟

在我国古代曾有这样一句俗语:

“千斤腊子万斤象”

这句话中的“千斤腊”指的是长江中华鲟,而“万斤象”则是长江白鲟,这说明长江白鲟的体型是鲟中最大的。

这句俗语也并非“空穴来风”,我国生物学家秉志先生就曾在上世纪记录了一条体长7m、体重907kg的白鲟“鱼王”。

而按照我国先前的科考记载,长江白鲟正常生长便能达到300公斤的体重,正常体型则是2-3米,这意味着7米长的白鲟必定早已超过如今的巨型黄貂鱼。只不过因为对于千斤大鱼的记载并不权威,而如今的我们又没亲眼见过这么大的鱼,缺乏有力的证据,因此还没有被公开承认。

最遗憾的是,目前长江白鲟已经基本灭绝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对白鲟灭绝的研究报告,甚至已经发表到国际自然环境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上。

这使得长江白鲟很难再与如今的巨型黄貂鱼实地比较,但我国对长江开展的“十年禁渔”成果显著,不禁让人憧憬:

“长江白鲟会因此重现世间吗?”

这一点确实很难说清,毕竟长江很多物种通过十年禁渔后,确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复苏,长江白鲟“死而复生”确实存在一点可能性。

按照理论来说,若是长江白鲟真的能够长到传说中的上千斤,那么如果它真的“重返人间”,只需正常生长便能轻松“夺”去巨型黄貂鱼的“第一大淡水鱼”的桂冠。

而除去长江白鲟外,中华鲟据说也能达到千斤重,而且它们现在还活跃在长江里,但是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中华鲟标本来看,它们的体型最大也就是4米长。以此推测,其体重应该也就是在300公斤左右,所谓的上千斤重并没有真实可靠的报道,很难令人信服。

巨型鲶鱼和达氏鳇

另外,巨型黄貂鱼还有另一个尚存的强势对手------湄公河的巨型鲶鱼。

在这条300公斤的巨型黄貂鱼出世前的2005年,就有人在泰国的湄公河段捕获过一条293公斤的巨型鲶鱼,毫无争议地夺得了当年的第一大淡水鱼的宝座,毕竟巨型鲶鱼可是土生土长的淡水鱼,并不像黄貂鱼的身世这么复杂。

当然,除去巨型鲶鱼和长江鲟外,不少人也提出了一位强势的淡水选手,那就是生活在黑龙江的达氏鳇。

这也是一种鲟科鱼类,头尖、尾歪、体长,颜色黄褐,身上无鳞,根据原先记载,这种鱼可以长至5米之长,体重更是可以突破一千公斤,和传说中的中华鲟相当。

可眼下人工饲养的达氏鳇并没有达到这么大的,所以这种巨型达氏鳇也成为了传说中的巨无霸,难以与今日的巨型黄貂鱼一较高下。

巨无霸如何长成?

不过,这一条巨型黄貂鱼的出世却使得科学家们对湄公河的大型鱼类有了信心,不少生物学家甚至表示,未来肯定还会出现比这条300公斤更大的淡水鱼类。

这主要是由巨型黄貂鱼的生存环境决定的,黄貂鱼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鱼类,可随着体型的变大,巨型黄貂鱼的生存也是极具挑战性的。

首先是吃的食物,小型的黄貂鱼可以通过进食小鱼和浮游生物来果腹,可体型长大后,这些小型食物就难以满足它们的胃口了,巨型黄貂鱼需要大量的中型食物来支撑自己。

而这些大量的中型鱼类,就必须依靠湄公河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长成,这样才能保证巨型黄貂鱼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食物供给。

可如此充足的食物供应链并不只是供给巨型黄貂鱼,这意味着其他巨型鱼类也会因此受益,所以这就会使得巨型鱼类层出不穷。

但值得一提的是,巨型黄貂鱼之所以能够长得那么大,并非仅仅靠着充足的食物,这还与他得天独厚的生存技巧有关。

巨型黄貂鱼的总寿命高达25年,可黄貂鱼的前期长成有些缓慢,这使得幼年黄貂鱼极容易成为别的巨型鱼类的食物。

可黄貂鱼却学会了一身隐藏的好本事,年幼的黄貂鱼依托自身体型扁平的优势,会将自己埋入河沙中,这让它们躲过了不少食肉鱼类的捕猎。

而等到黄貂鱼成年后,它们尾部带毒的倒刺便让它们有了强大的自保能力,所以巨型黄貂鱼较其他巨型鱼类更容易“长大”,至少期间不容易被捕食。

综上所述,巨型黄貂鱼的出现对于环境而言是一件好事,而捕获他的渔民和生物学家也对它进行了放生,并在它身上放置了电子定位器,这让生物学家们能更方便地了解到湄公河的具体生态环境。

同时,经由这只巨型黄貂鱼的“带路”,说不定还能发现其他更为大型的淡水鱼类,这对于生物科研又将会是一种突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