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望得最远的“科学天团”
【人才强国新征程】
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团队:
世界上望得最远的“科学天团”
光明日报记者 罗旭
黄暖的灯光,白色的枕头堆,醇郁的咖啡……在北京东城一家网红咖啡馆里,一群人围着笔记本电脑在聊天。
快速射电暴的高时间分辨率探测,是他们正在讨论的话题。
他们,到底是何许人也?
这群时常到咖啡馆开展“头脑风暴”的人,是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率领的科研团队。
作为“大国重器”,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抬眸所及,便是亿万光年以外的宇宙空间。
2020年1月11日,FAST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2023年1月12日,由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位居榜首。
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新华社发
“从追赶到超越的一次尝试”
脉冲星、中子星、快速射电暴、中性氢宇宙……这些拗口的科学名词,因为FAST的成果连续发布,日益走入大众视野。
“FAST提高了公众对天文的关注度。”一见面李菂就笑着坦承,“其实我们的研究目前‘毫无实际用处’,对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任何直接的影响。”
作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的FAST相较于排名世界第二的望远镜,灵敏度是其2.5倍以上,巡天速度是其10倍以上。
“FAST让中国在无线电波段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李菂介绍,“宇宙一切诞生都有微弱的回响,FAST使我们能非常好地捕获这样的回响。”
在很多领域,FAST都具备超强“发现力”,可以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在引力理论、星系演化、恒星、行星乃至物质和生命起源等方面,都具备突破性的科研潜力。
作为世界上望得最远的“科学天团”,李菂团队的科研工作,注定要在科学“无人区”中跋涉。
“我们所做的事,不光是领先世界,而且要领先历史。”李菂说,“在天文这种‘远离现实’的基础研究领域,只有人类迄今为止没有做过的事情,才是值得做的事情。”
李菂在21世纪初提出并命名了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多个国际同行团队开始尝试探测其塞曼效应,都未成功。正式运行3年以来,FAST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灵敏度,在2021年首次测到高置信度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塞曼效应,揭示了微弱的星际磁场,为解决恒星形成三大经典问题之一的“磁通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证据。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这一重大科学成果。
“这一结果比较好地反映了著名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说的一句话——中国天眼是中国天文从追赶到超越的一次尝试。”李菂说,“生逢盛世,我们必须努力做出能够跟这个时代和国家的发展步伐所匹配的科学成果。”
李菂(前排左一)和团队成员在讨论科学问题。受访者供图
“好奇心是驱动科研的原动力”
探索未知的科学前沿,等待科研人员的往往不乏压力、挫折、迷茫,甚至是绝望。那么,什么样的动力才能支持他们在这条险峻的道路上执着前行?
“科学探索要不断打破过往的认知局限。”李菂说,“好奇心是驱动科研的原动力。”
“当然,从单纯感到好奇到实现科研突破之间,会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李菂认为,从事前沿探索的科研人员聪明程度其实都差不多,能否取得突破性成果,更主要的是靠专注和勤奋。
每天从睁眼就开始思考科学问题,李菂有意识地模糊生活与工作的边界。工作累了,他就刷一下视频网站,追追美食探店的短视频。这容易被当成工作狂,虽然他自己不承认。
“人生的最终结果是分离,我们总要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李菂说,“我们从事的工作,很像是在科学旷野中为后人确立一个个路标。参与天眼建设,超出我对人生最美好的想象。”
在李菂影响下,团队成员也都痴迷于坐在“冷板凳”上钻研科学问题。
“李老师工作起来太拼了,以至于我们也不好意思‘摸鱼’。”90后团队成员牛晨辉说。
为了调动大家的好奇心,李菂常在周末约请团队成员一起到咖啡馆里开展“头脑风暴”。他表示:“‘讨论’这个过程,与独立思考是不能互相替代的。”
“我们每次去的店都不同,都是李老师在网上找的人气高、有特色的店,每次大家都是抱着探宝的心情去聚会。”团队成员、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王培说。
在咖啡馆里的交流,氛围很轻松。“李老师会提出各种想法,我们很多时候会跟不上节奏,这也就促使大家回去后赶紧去查资料、读文章。”牛晨辉说,等自己豁然开朗后,往往会收获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写出新的文章。
在2022年9月27日起举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天眼观苍穹”互动展项前始终排着长队。像潺潺雨声、像汽船鸣笛、像心脏跳动……参观者在“中国天眼”FAST模型前,通过耳机聆听经过技术处理的来自宇宙深处的脉冲星声音。
“点燃更多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好奇心,传播科学精神,是一线研究者的莫大快乐。”李菂说。
李菂与国际同行在“中国天眼”建设现场(右二)。受访者供图
团队成员在咖啡馆开展“头脑风暴”。受访者供图
“在人类的知识边界上拓展前行”
“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处理FAST观测到的数据。”牛晨辉说,“FAST可以同时观测天上的19个点,如果把所有数据都存下来,硬盘瞬间就满了。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编程,做出专业化的选择,再对这些信号进行细致梳理。”
“我们团队的各类观测项目,一年大概有上千个小时的数据要处理。”李菂说,“科研工作的常态,其实是比较枯燥的。所以,在探索未知的同时,我们要想办法把科学做得有趣。”
“李老师经常把大家聚在一起,骑自行车在北京城内到处转。像鲁迅、老舍、茅盾、宋庆龄等文化名人的故居,我们都去过。”王培说,“骑行的过程中,大家既放松了头脑,也提高了审美水平。在没有目的性的游游走走中,也往往会有新的想法被激发出来。”
也许正因如此,这个团队把极为专业、晦涩的科研做得生动有趣、深入浅出。“为了便于大众理解,我们不仅将快速射电暴机制转化成音乐,还将相关研究成果以《千里江山图》的风格绘制成图,其中山脉河流的形态都来自FAST传回的真实数据。”王培说。
FAST正式运行3年来,其获取的数据催生了10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涉及的最活跃的前沿领域是快速射电暴。
2022年,李菂团队通过FAST的“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优先重大项目,发现了迄今为止唯一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FRB20190520B。北京时间2022年6月9日,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
“快速射电暴这个领域是很年轻的。在设计、建设FAST望远镜的时候,这个领域都还没有成形。”李菂介绍,2019年夏天,尚在FAST调试期间,团队就通过自主研发的实时后端,成功捕获了一个极端的快速射电暴爆发活跃期。
“在一个半月的监测期内,我们获取了1652个脉冲。这个数量,超过了此前14年中,所有其他先进望远镜正式发表的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的总和。”王培说,“由于FAST设备本身的优势,以及团队对科学的执着探索,我们在人类的知识边界上又往前走了一步。”
“这是一件多么美好而有趣的事。”李菂眼中,仿佛有星光闪烁。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29日07版)
大家都在看
-
世界GDP最高的60个国家(地区):德国进前3,印度第5,新加坡第31 2023年美国和中国的GDP总量依旧排在世界的前两位。2023年美国的GDP总量达到27.36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25.95%,与此同时,中国的GDP总量达到17.79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16.88%,中国GDP总量约为美国GDP总量 ... 世界最高12-22
-
101.2米!中国巨树再破纪录,为何世界最高树会止步120米? “亥伯龙神”的威名源自希腊神话中的十二提坦神之一,其意为“穿越高空者”,这一名字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它的雄伟身姿。当人们仰望这棵巨树时,无不被其高大的身躯所震撼,它宛如一位巨人俯瞰着大地,展示着自然界的神 ... 世界最高12-22
-
商业航天大事记 商业航天大事记是创业邦推出的商业航天系列栏目,旨在为商业航天领域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精选商业航天大事件,投融资消息等,记录这个商业航天的大航海时代。整理丨刘杨楠编辑丨海腰图源丨L3Harris官网里程碑1.SpaceX估 ... 世界最高12-21
-
最高风速14级!625米世界第一高桥如何扛? “经常有临时的阵风和涡流,最高风速会达到14级。”花江峡谷大桥承建单位贵州交投集团所属桥梁集团六安八标项目副经理王淞钰说。花江峡谷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高桥,也是世界上主桥跨径最大的山区桥梁。然而,更 ... 世界最高12-21
-
100多层高的大楼,总重高达80万吨,为啥承重柱不会被压垮? 现代城市中,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站在这些建筑面前,人们不禁会好奇:这么庞大的体量,尤其是超过100层的大楼,总重量可能达到80万吨甚至更多,为何那些看似纤细的承重柱能够稳稳地支撑住这一切,而不会 ... 世界最高12-19
-
突破“卡脖子”技术 世界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开工建设 今天(12月18日),世界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在江苏常州正式开工建设。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规划建设两套350兆瓦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机组,总容积达120 ... 世界最高12-18
-
世界军衔最高的家庭,丈夫上将,妻子中将,老丈人开国元帅 军衔是军人的职务、军事素养和业务素养、资历贡献大小高低的重要标志。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度,设置了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 ... 世界最高12-17
-
世界最高悬索桥索塔吊装过半 央广网苏州12月11日消息(记者顾炀威)12月10日,在中交二航局张靖皋长江大桥施工现场,全球首台万吨米级塔吊W12000—450塔机将重达260吨钢塔T15节段缓缓从地面吊起,索塔成功攀升至156米的新高度,标志着世界最高悬 ... 世界最高12-11
-
世界最高的女性不得不被担架抬上飞机,整个飞行过程中都躺着 世界最高女性鲁梅萨·格尔吉哈斯因身高7英尺0.09英寸(约2.14米),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她乘坐飞机时因为太高,只能躺着被担架抬上飞机。近日,她将这一特殊经历记录下来后在网络上走红。(工作人员将鲁梅萨 ... 世界最高12-10
-
相当于200层楼高!世界最高双向六车道钢桁梁悬索桥主塔封顶 12月6日,由驻穗央企中铁广州工程局承建的世界最高双向六车道钢桁梁悬索桥——贵州安盘高速天门特大桥安顺岸11号主塔顺利封顶。继8月盘州岸主塔封顶后,大桥两岸主塔全部封顶,标志着大桥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即将进 ... 世界最高12-06
相关文章
- 相当于200层楼高!世界最高双向六车道钢桁梁悬索桥主塔封顶
- “世界最高少年”的篮球梦
- 全球最大最强!华龙一号核电并网,什么水平?欧盟绑一起都拼不过
- 300公斤!迪拜展出全球最大金条!国际金价继续上涨,升破2700美元关口,未来怎么走?专家解读
- 全球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 魔兽世界:全球最高等级阵亡,暴露硬核服最大缺陷,国服也受影响
- 世界最高女人和最矮女人首次见面,两人相差152厘米
- 全球最高垂直马拉松在沪开赛
- 世界最高的15座大楼
- 世界上最高和最矮的女性首次在伦敦见面,来自土耳其身高215.16厘米的鲁梅萨和来自印度身高62.8厘米的乔蒂,画面犹如童话世界
- 世界最高和最矮女士首次见面,1.52米的身高差,却称“有共同点”
- 世界最高、最矮女性碰面!一人头顶只到另一人膝盖,这画风对比
- 世界最高最矮女性首见面
- 相差152厘米!世界最高和最矮的两位女性首次见面
- 世界最高和最矮两位女性首次见面!一个215.16厘米,一个62.8厘米
- 世界上最高和最矮的两位女性首次见面:一个215.16厘米,一个62.8厘米
- 全球最大!又一“巨无霸”下线!这座万亿之城,太给力→
- 世界最高电压等级输电工程完成首次绝缘子调增改造项目
- 全球最大!我国首个!正式并网→
- 世界海拔最高北斗探空站建成回眸:坐看风云涌动
热门阅读
-
世界最高音排行榜,声音高到能竟然能震碎玻璃 07-13
-
世界最高少女,16岁时身高便已突破了2米 10-24
-
世界上最高的佛像,中原大佛高达208米 11-18
-
最高美国帝国大厦,总高度为443.7米 04-26